登录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推进能源转型,电氢耦合协调大有可为


速读:因此,落实“双碳”行动,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载体。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至关重要。 据了解,虚拟电厂是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本身并不发电,它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将相对分散的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等进行集成调控,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协调管理。 理想状态是各种各样的用电单位和用人单位,都能直接参与电网的交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全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让所有的参与方都能获益。 通过电氢耦合协调,构建起电能、氢能耦合协调的输送网络,这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4年04月24日 19:4

4月24日上午,2024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在“双碳”目标下,具有清洁低碳等特点的氢能备受青睐。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雷宪章长期关注氢能源等领域。在本届博览会的配套会议——第三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会上,雷宪章发表了《绿色氢能是四川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主题演讲。

他表示,电氢耦合协调将是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针对成都如何进行产业布局,更好落实“双碳”目标等方面,雷宪章也给出了建议。

0 1

谈电氢耦合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至关重要

“实现‘双碳’目标,最核心的是能源革命。”采访中,雷宪章强调,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在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0%左右,电力行业碳排放又在能源行业碳排放中占据很大比例。因此,落实“双碳”行动,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载体。

今年3月印发的《成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 》)提出,实现碳达峰,成都将实施十大行动,其中第二条即为“能源清洁高效提升行动 ”,不仅提到“ 强化清洁能源供给与安全保障 ”“ 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 鼓励光伏、氢能等应用 ”,还提出: 到2025年,原煤消费量力争控制在500万吨以下,绿氢生产能力达到6000吨以上 。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

在雷宪章看来,风光发电等具有“靠天吃饭”的特点,波动性和随机性大。未来随着这些清洁能源的进一步推广,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冲击不可忽视,大量风光电能如何消纳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他提出,应当加强技术创新, 建设全时域电能消纳和储能体系 。

▲雷宪章 ▲ 雷宪章 “风光水电能除了可以通过电网输送,还可以就地消纳,在这个过程中,氢能将发挥重要作用。”雷宪章介绍,电氢耦合技术是一种将氢能和电能相互转化、高效协同的能源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新能源的充分消纳利用。“可就地消纳风光水电能等清洁能源,用以制氢或者生产氢基能源,再把制成的氢能和氢基能源通过管道或者其他方式输送给用户。”雷宪章表示,将清洁电力制氢后,氢能或者氢基能源可根据需求长时间储存。通过电氢耦合协调,构建起电能、氢能耦合协调的输送网络,这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雷宪章介绍,目前全球氢能发展正不断加快,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推进电氢耦合。

0 2

谈虚拟电厂

核心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

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雷宪章还谈到了当下火热的虚拟电厂建设。

《方案》提出,要提升电力系统实时平衡和安全保供能力, 构建“1+2+N”城市级虚拟电厂一体化发展格局 。

另外,根据《成都市虚拟电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1”是指1个虚拟电厂平台统筹调度,“2”是指聚合电源资源、负荷资源2个资源支撑体系,“N”是指建设公共建筑、储能电站等N个行业领域和区域级子虚拟电厂。

据了解,虚拟电厂是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本身并不发电,它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将相对分散的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等进行集成调控,实现 “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协调管理。

“虚拟电厂的核心作用,在于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雷宪章认为,虚拟电厂与传统意义上的“智能电网”不同,它更像是一个交易系统,其核心就是要适应光伏、风力等各种新能源的接入,充分协调各种分布式的发电单元、灵活负荷以及储能设备,在更大范围内支撑电网的平稳运转。

雷宪章认为,在虚拟电厂建设中,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理想状态是各种各样的用电单位和用人单位,都能直接参与电网的交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全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让所有的参与方都能获益。

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现货交易依赖于政策规定。新近出台的《四川省2024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总体方案》,对零售市场交易品种进行了调整, 增设了绿电交易、新型储能交易、车网互动试点示范项目 ,相关试点正在推进。

主题:能源|雷宪章|氢能|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