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时间:体育建构的大湾区叙事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广州开幕,发生在当下赛场上的体育叙事,离不开千百年来的城市记忆。南方周末以深圳、广州、梅州、香港、澳门为样本,追踪公共体育空间的铺展和民间运动习惯与精神的建构。当聚光灯投向这场体育盛事,竞技之外,值得关心的是,体育如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连接社区与城市,抵达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点滴。
(本文首发于2025年11月6日《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翁榕榕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诗琪
发自:广州、深圳、梅州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5年10月25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决赛在深圳光明区虹桥公园举行。 (IC photo/图)
接到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的设计任务时,曾作为“冰墩墩”设计总执行的刘平云发现,整个设计周期只剩下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出最能代表粤港澳三地的元素,这一问题一度困扰着设计团队。
接受媒体采访时,刘平云提到,团队曾考虑过华南虎、黑脸琵鹭等动物,也考虑过醒狮等非生物元素,但这些最终被一一否决。经过反复思考,设计团队认为,中华白海豚是最能代表大湾区的一个特殊物种,也是粤港澳地区同根同源的海洋文化的象征。
自6000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起,中华白海豚历经无数沧海桑田、演化游弋至今。如今,在这一全球仅余六千头左右的种群里,依然约有三分之一生活在珠江口一带。
在设计团队的笔下,化身为吉祥物的中华白海豚头顶上有三色水柱喷出,形成一颗爱心的形状。这三种颜色分别为代表广东木棉花的红、香港紫荆花的紫,以及澳门莲花的绿。
2025年11月2日,十五运会火炬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同步举行传递活动。运动场上,比赛已经开始,全红婵时隔183天复出,与王伟莹搭档参加双人10米台跳水女子团体决赛,为广东队夺得跳水首金。五天前的男子水球决赛中,广东队以16比9战胜上海队,成功卫冕,代表广东队出战的中国男子水球队队长陈仲贤赛后透露,队员在比赛中“加密通话”,使用粤语传递配合信号。幸亏对手不是港澳球队。
广州:百年前去大佛寺看橄榄球 
1933年,在大佛寺的球场举办的广州首场橄榄球赛,比赛照片刊登在《良友》杂志上。 (资料图/图)
火炬传递是从镇海楼开始的。从这里南行,是广州的城市传统中轴线,串联着广州两千多年来的诸多文化地标:城市起源图腾五羊石像、始建于公元前214年的北京路、近代广州政治文化中心中山纪念堂、近代广州商贸中心海珠广场。
白俭每天上班的地方,距离镇海楼只有八百米。他在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工作,从业已经将近三十年。他早就知道广州尤其是越秀区积淀着深厚的体育底蕴,但直到2025年,这里的一则史料还是让他意外。
1928年,北京路西侧的大佛寺,由武术家黄啸侠创立“国民体育会”。这座始建于南汉时期的古刹内,在民国时曾建有一块简易足球场,以及配有灯光设备的篮球场。1933年3月,广州首场橄榄球赛在大佛寺球场举行,由广州联队对阵岭南大学队,观众们背靠宽阔的庙宇屋檐,看市长在中线开球,《良友》杂志对赛事做了图文报道。
2025年年初,档案馆打算以十五运为契机办一个展览。白俭发现大佛寺的新史料,展览的主题渐渐成形。2025年6月,展览“与全运同行——广州近代体育源起与传承”在北京路开幕。
从北京路东行不到两公里,是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这里的体育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体育活动与军事密切相关,唐朝官方在这里设立阅武堂,作为军事训练与武举考场,考试项目包括射箭、举重等。据白俭介绍,鉴真东渡停留广州时,就在阅武堂看过驻军校阅。
在广州民间,自古不仅流行着舞狮、舞龙、划龙舟、放纸鸢等体育游戏,而且有习武之风。在白俭看来,岭南传统体育早期的一大特点就是与民俗相结合,既能强身健体,也是防卫技能。
广州也是中国较早开展近代体育运动的城市之一。1872年,创办于广州的真光书院,每天课余都会开展球类、田径、体操等体育活动。当时的培英中学有田径、球类等校代表队,校内还遍设排球“小网”,学生可以随意在两棵树中间拉绳作网,以粉笔划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