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高通侯明娟: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新技术,更是共同成长的新故事
新浪科技综合

2025年是高通成立40周年、进入中国发展30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表示,今年高通公司以“我们一起 成就人人向前”为主题,带来前瞻性的创新成果与沉浸式现场体验,从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旗舰手机,到PC、汽车等多元智能终端,再到突破性的终端侧AI体验及6G前沿应用演示,持续展示与产业伙伴深入合作取得的诸多科技成果。
第八届进博会高通公司展位
进博会高通展台亮点纷呈:12 款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的旗舰手机集体亮相,基于骁龙数字底盘的奇瑞汽车智能座舱可现场亲身体验,多款搭载骁龙 AR 平台的 AI 智能眼镜打造跨设备协同的沉浸式感受,同时还展示了 6G 技术的未来愿景与前沿应用场景。
三十年来,高通作为全球连接与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始终与移动通信产业同行,更助力推动智能终端、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实现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作为进博会的“八届全勤生”,高通与中国产业生态深度合作、协同发展,也为外资企业融入中国产业升级进程提供了典型样本。
“八年来,进博会完整见证了高通与中国伙伴从5G预商用、终端侧AI萌芽,到今天共同定义智能网联边缘未来的全过程。”侯明娟表示,在高通展台上看不到芯片,全是客户的产品,高通正与中国产业伙伴一起,让科技“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生活。
“每一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新技术,更是与伙伴们共同成长的新故事。”侯明娟说:“这是一个共赢的故事。”
以下为对话主要内容:
问:在本届进博会上,您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今年高通展台最大的不同和亮点在哪里吗?
侯明娟: 我们每年参加进博会时,都会从参观者喜爱的角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众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其中。今年高通公司迎来40周年,同时也是在中国30周年。我们特别带来了9月25日最新发布的旗舰平台——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距平台发布仅一个多月,我们展台上已亮相12款商用终端。芯片性能越强,其实对终端手机厂商的调校挑战也越大,这背后需要极强的工程技术支撑。这充分印证了我们所在产业链的强劲活力与协同效率,每一位合作伙伴的付出都值得我们高度认可。
在智能产品方面,除了手机之外,我们展台的最大展品——奇瑞捷途纵横G700,是10月中下旬刚刚上市的一款SUV,搭载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通过这些展品可以充分说明高通业务的多元化。沿展台右侧继续深入,是我们专为人工智能技术设立的展示区域。在端侧AI与智能体AI方面均展出了丰富的实际应用与产品。另一侧还有 6G 等前沿技术展示,今年是 6G 标准化元年,高通正在与产业各方协同推进。
我们始终希望能够将有限面积的展台,变成为一个能完整呈现高通在连接、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综合技术实力的体验空间,打造一个让参观者愿意沉浸其中、充分互动并乐在其中的地方。例如,我们设置的沉浸式体验项目,骁龙XR奇幻之旅——观众佩戴设备后就能获得仿佛置身主题公园的动感体验。因此,高通展台既包含了面向行业的硬核技术展示,也为普通消费者准备了许多体验环节。
问:今年是第八届进博会,也是高通第八次参加进博会。八年全勤,作为长期参与者,再次来到进博会,您个人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侯明娟: 我个人也是全勤8次,所以深有体会。连续8年参会,一路成长。
进博会既是结交朋友、拓展业务的好机会,也是与合作伙伴深入沟通的平台。高通与周围的很多展台都是合作伙伴。我也去参观了使用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的客户展车。当前,“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已经在约有 3.5 亿辆量产车上商用落地。除了我们展台上带来的搭载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的奇瑞捷途纵横G700以外,我也想看看其他的客户带来的新车型。虽然发布会上都见过,但是真正上车、触摸实车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加强交流与拓展 “朋友圈”的机会。
问: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各类AI模型以及智能体(Agent)加速云端与终端的协同。今年高通在智能体AI体验和端侧AI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有哪些?您觉得这些成果将如何从细微处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侯明娟: 今年高通展台上有相当大的面积用于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展示。高通很少直接展出某款芯片,或者单纯的技术模块,我们更愿意展示合作伙伴的产品与应用。这是我们多年坚持的策略——与合作伙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高通所做的核心技术研发,最终都是通过合作伙伴的产品来实际应用落地,并以此向公众展示我们的创新价值。
以荣耀为例,荣耀新一代产品在端侧人工智能能力上有很大提升,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均采用了高通最新发布的旗舰移动平台。过去我们在手机上习惯于使用多个APP,但今天AI会成为新的用户界面。荣耀的AI 智能体YOYO可以作为统一的交互入口,用户直接对YOYO发出指令即可完成任务,而无需逐一打开各类APP。
再举个例子,现在大多数视频还是2D ,我戴上VITURE智能眼镜,在最新一代骁龙平台的手机和PC参考设计的配合支持下,就可体验2D视频转换为3D的沉浸式观影效果。对于营销和设计从业者来说,这种基于AI的2D转换 3D 的能力非常有价值。智能眼镜可使2D平面内容变成立体视觉,让我们获得更加沉浸地体验视频的能力。
人工智能对普通人生活的改变不是“一夜之间”的转折,而是持续、渐进的过程。几乎每一类产品都在被人工智能悄然改善,用户的生活质量也因此获得显著提升。其实并非每个人都意识到人工智能已经就在口袋里了。无论消费者是否意识到这些技术细节,我们始终与合作伙伴一起,把AI能力持续落地到终端上,让消费者整体的使用体验变得更好。
问:近年来高通的合作边界不断扩展,从手机延伸至汽车、XR、物联网等领域。在这些新兴领域,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合作故事?
侯明娟: 我们这次展示了奇瑞搭载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奇瑞汽车是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近几年我多次走访他们的生产线,并和他们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将展区最大的面积留给了汽车,也是希望通过汽车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从耳机到汽车,在用户完整的数字化生活生态中,高通的身影无处不在。
举例说,人形机器人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在高通展台上,我们所展示的宇树机器人,与其他许多展台常见的舞蹈或打招呼的机器人有所不同。我们为宇树机器人提供的是一个具备对话、应答功能的智能“大脑”。它不只是通过舞蹈带来情绪价值,更能作为一位智能的助手,协助用户完成一些重复性工作,而这些背后依赖的是强大的实时计算与推理能力。
此外,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外骨骼机器人,形态虽不同,但其智能核心都依赖于强大的算力支撑。我们与合作伙伴携手开发的外骨骼机器人,正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一个具体实践。例如,在中国,大量脑卒中患者常面临身体一侧行动不便的困境。我们一位客户所研发的外骨骼复健机器人,能够精准感知用户肌肉状态,并通过实时数据运算,以科学的方式辅助患者完成复健动作。这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对护士与专业康复机构的依赖,更在恢复其身体功能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康复信心与心理状态。这是一个将情绪支持与能力增强相结合的例子。
问: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未来五年智能终端的变化,您会怎么说?您个人最期待的“未来场景”是什么?
侯明娟: 如今,智能终端体验的入口越来越多,比如智能手表可以在用户跑步时监测心率,或提醒用户及时补水;智能眼镜则能在外语菜单面前实时翻译。这些AI入口正不断丰富,目前手机仍是统一管理这些入口的智能“中枢”。未来五年,这样的中枢依然必要。通过云侧和终端侧AI的优化组合,它将变得更高效,其形态或许会变,但一个便捷、可随身携带的智能“中枢”必将持续存在。作为一家从移动计算起步的公司,我们更要做好平衡,以最低功耗实现最优算力,让用户携带智能终端出门的一整天都无需充电。
我喜欢跑步,人工智能可以让我边跑步边处理事务。自动形成路书、分析左右触地平衡、监测心率是否过高、评估燃脂效果并提供优化建议等。未来,我希望这样的体验不限于跑步,而是在各种场景中,AI都能给我良好建议,助我更高效工作,拥有更美好、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期待一个能够让我更沉浸、更便捷地使用人工智能的时代,AI可以预测并管理我的需求,让我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工作之外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