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
描述
”他还说:“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
文章
戴逸先生说:“清史是我的专业,我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它。
文章
分类
译丛》
其二,海外保存的一些与清史研究有关的档案文献,大多较零散地分散在不同研究机构,或不同高等院校,而且数量不一,价值不一,时间跨度也较大,有选择地将其介绍到国内,是《清史译丛》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章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编辑出版《编译丛刊》和《清史译丛》。
文章
在戴逸先生的关心和指导下,《清史译丛》有非常明确的编辑出版方针,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文章
在戴逸先生的支持下,《清史译丛》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将《国内外收藏与清代有关的英文文献搜集与整理》《国内外收藏德文清史资料调研与整理》《国内外收藏俄文清史资料调研与整理》《清代入华传教士文献搜集与整理》《日本有关清朝历史的档案文献调研与整理》《国内外收藏清代法文文献档案搜集与整理》《国内外文清史资源暨清史译著馆藏分布状况调查》等纳入工作日程,这些成果的问世,不仅对当代人,而且对后人的清史纂修,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弥足珍贵文化遗产。
文章
“世界眼光”
所谓纂修清史的“世界眼光”,在戴逸先生看来,不仅是世界的意识,世界的胸怀,更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大踏步走上世界史坛的中国史家的情怀。
文章
戴逸先生认为,纂修清史的“世界眼光”,主要表现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结合,这种结合有助于深化认识清史研究的某些重大理论问题。
文章
纂修清史的“世界眼光”,还体现在研究工作中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文章
而更为困难的是如何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诸如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美国、法国)、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扩张的背景下,科学地认识清王朝的历史,这样,纂修清史的“世界眼光”就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从而更鲜明地表现出改革开放的中国纂修“大清史”的新的时代精神。
文章
事件
2025-01-25
今天我们纂修清史,就正是继承、发展和弘扬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
文章
2004-08-19
2004年8月19日至23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副主任马大正研究员一行六人,组团前往上海参加了首届
文章
效果
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纂修清史,应清醒地面对这一现实,积极探寻不同文化的“交汇点”,从而在纂修清史的过程中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球文明,光大中华文化”。
文章
影响
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以及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二战后在历史研究整体化趋势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系列历史学分支学科,如社会史、人口史、民俗史、新经济史、新政治史、心理史、社会生态史、环境史、妇女史、城市史、家庭史等等,这些对于纂修清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