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使发声:"美国,请学会尊重"|小布什|巴拿马|总统|美国|美国,请学会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学渊在《巴拿马星报》发表社论
“美国高官兴奋地宣布,美国国务卿就任后的首次正式出访将访问拉丁美洲,首站抵达巴拿马,揭开了美洲黄金时代的序幕。”徐学渊写道,“然而,巴拿马人却感到不安,窃窃私语:他们在这里做什么?”
徐学渊指责美方进行胁迫外交,“巴拿马对美国如此重要,以至于美国不能容忍巴拿马与中国合作。美国于1979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为何38年后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时,美国如此愤怒?”
徐学渊强调,和巴拿马建交以来,“中国带给巴拿马的从来都不是恐惧,而是平等、尊重和互利,以及更多的发展机遇”。她还提到了基础设施项目和中国向巴拿马农产品开放市场。
徐学渊驳斥了美国关于巴拿马运河中立性受到破坏的说法,表示美国才是运河稳定的真正威胁,“历史上,运河唯一一次被关闭不是因为其它国家,而是美国的入侵”。
1989年12月,美军发动战争,入侵巴拿马,推翻了诺列加的统治,巴拿马运河也被迫关闭。
“这条运河是确保全球贸易畅通的重要水道。唯一对运河构成威胁的国家是美国,它不仅对巴拿马构成威胁,也对整个世界构成威胁。”徐学渊写道。
她强调,“尊重运河永久中立是中方的庄严承诺”。
在文章最后,徐学渊表示,在国际社会上,各国都是平等的,都有自主发展外交关系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对其它国家发号施令或规定指导方针。如果美国想为美洲创造一个“黄金时代”,就必须先尊重其它国家,并问问拉美人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自去年11月赢得大选以来,特朗普已多次指责巴拿马运河对过航美国船只收取过高费用,还声称中方可能会控制运河,他威胁巴拿马要收回这一“美国重要国家资产”。
鲁比奥此次访问巴拿马,更是不断向中国泼脏水,不仅施压这个中美洲国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遏制中国对巴拿马运河地区的影响,甚至直接向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发出威胁——若不按总统特朗普的要求削弱中国影响,那么美国就将对巴拿马采取“必要行动”。
据《南华早报》报道,当地时间2月3日,鲁比奥再次妄言称,对中国“逐步控制”巴拿马运河表示担忧。“美国不能,也不会允许中国继续对巴拿马运河进行有效和日益增长的控制。”他在社交平台上写道。
据悉,在访问巴拿马后,鲁比奥预计将前往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共和国。
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我们认同穆利诺所说,巴拿马主权和独立不容商讨,运河不受任何大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中方没有参与运河的管理运营,从不插手运河事务,一贯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承认运河为永久中立的国际通行水道。
延伸阅读
媒体:美众议院对中国"缺席审判" 强行制定制裁性政策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程亚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特朗普重新归来,无论是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还是承诺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都显示了这个国家新领导人带领美国重回伟大的决心。
历史给过美国很多这样的机会,特朗普自己就拥有过一次,然而美国重新伟大了吗?还是走出了衰落?
1991年3月,在“沙漠盾牌”行动结束、伊拉克接受失败事实之后,美国时任总统乔治·赫伯特·布什做出了将54万美军从波斯湾撤离的决策。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军,为何没有乘势推翻萨达姆政权?
与之相对,2003年3月,在没有明显证据的情况下,乔治·沃克·布什政府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并最终将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父子两位总统在间隔不长的时间内,针对同一国家在政策上做出了极为不同的抉择,到底谁是谁非?
老布什的“守拙”与后继者的冒进
最近二十多年来的几任美国总统,在外交上的做法都相对比较激进,相比之下, 老布什 在其当政期间则要保守得多,代表了一种谨慎的现实主义。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曾被美国政治精英认为是美国的战略决策和自由民主制度的胜利,其后出现的新保守主义,更是认为美国应该利用其“新罗马帝国”的单极优势地位,对外推进民主,打击不听美国招呼的国家,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影响范围。
然而,据近三十年来批露的一些资料来看,老布什愿意看到苏联变弱、但并不乐见苏联解体,1991年8月,他在访问苏联时曾在基辅发表演讲,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国支持自由,但自由不等于独立。美国不会支持将远方暴政换为当地专制者,美国人民也不会帮助那些鼓吹基于民族仇恨而选择自杀性民族主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