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大学区域国别论坛:特朗普胜选背景下的土耳其外交及中土关系
与会者合影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杨晨主持开幕式,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首席专家郭长刚致开幕词。他表示,本次会议在上海大学区域国别论坛这个框架之内来讨论特朗普2.0版背景下的土耳其的外交与中土关系,共六场主题研讨,其中特设“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主题,聚焦个案与实践。“我们想讨论的议题包括:土耳其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之内将何去何从?中国和土耳其在共同面对特朗普2.0时代带来的不确定性时,中土关系会如何发展?有没有可能关系更近?”郭长刚表示,最初设定议题时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并未垮台,然而自11月27日至12月8日的短短几天内,反对派武装占领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政权迅速更迭,引起国际震动。会议为此特别增设一场圆桌讨论,聚焦土耳其与当前叙利亚局势。“土耳其在叙利亚变局中发挥什么作用?全球反恐会如何演进?中国叙利亚政策的未来会走向何方?期待各位能够分享智慧。”郭长刚说。
会议现场
“美国与中东” 专题讨论由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谢晓啸主持。
梁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以《特朗普2.0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初步研判》为题,从历史角度分析了美国两党在外交战略上的差异,并探讨了特朗普2.0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可能性。他认为特朗普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会继续推动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但存在局部缓和对华关系的可能性,同时与盟友关系可能出现裂痕,中东政策大概率继续偏向以色列。余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报告《特朗普2.0时代美国中东政策走向》,认为美国将延续特朗普1.0时代的政策,重点打击伊朗,支持以色列和沙特,并通过联盟战略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此举可能加剧中东动荡,对中国外交的挑战和机遇始终存在。俞海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的报告《美国大选后的中东政策走向分析》认为特朗普或将加速巴以冲突解决,对伊朗实施新的极限施压,加强与沙特等海湾国家关系,降低人权和民主优先级。中国可加强对中东自主安全构建合作,探索经济合作新空间,提前应对中美竞争在中东可能带来的多重影响。孙德刚(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着重分析了叙利亚变局的走向与影响,指出叙利亚在大国博弈中的角色是大国“代理人战争”的舞台,其变局的原因包括内部的腐败与外部原因。他总结中东地区的一些变局趋势,包括强人政治/集权政治退,分权政治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国族主义力量失衡等等。孙德刚表示,叙利亚变局将产生连锁反应,新冲突还会爆发,政治转型步履维艰,大国将继续在叙利亚布局,矛盾复杂。叙利亚陷入乱局,未来走向需进一步观察。武桐雨(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博士后)的报告《特朗普2.0时代背景下的伊朗“三环外交”研究》指出伊朗正面临美国极限施压,传统三环外交受挑战,转向以功能性合作为核心的新三环外交,但仍面临多重挑战,未来取决于多边机制有效性、功能性合作突破力度及战略环平衡。
会议现场
“土耳其历史与文化” 专题讨论由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教授王三义主持。
陈浩(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报告《国内外突厥学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德国、瑞典、“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以及东亚地区的突厥学研究现状,随后指出国内的突厥学研究近年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体现在一系列机构和刊物的设立,如一级学会中国突厥语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突厥研究中心,新刊物《冷门绝学研究》——该刊常设“满学研究”“简帛学研究”“突厥学研究”“亚述学与埃及学研究”以及“古典学研究”等专栏,选题范围可以涵盖语言文字理解、文献文本复原以及与各专栏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陈浩表示,国内突厥学研究议题热点集中在边疆民族、历史语言学等领域。张凯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的报告《突厥“狼生”的迷思:一项学术史的初步考察》探讨了突厥狼生传说与现代民族国家身份建构之间的互动,特别是突厥学知识体系对土耳其国民身份建立的影响及反作用。通过鄂尔浑碑铭等案例,揭示了学术研究如何推动并受现代国家政治诉求影响,同时指出狼生传说掩盖了被统治群体的历史。李艳枝(辽宁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以《奥斯曼帝国的宗教政策与政治治理——基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为题,以帝国宗教政策的发展变化主线,探析奥斯曼帝国政治治理及危机,通过历史叙事展现了从传统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过渡的历史逻辑和奥斯曼帝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路径,为理解中东历史提供了新视角。黄保罗(上海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教授)的报告《马丁·路德与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形象建构》分析了奥斯曼土耳其在欧洲的形象变迁,以及马丁·路德对其形象的建构。奥斯曼土耳其形象经历了从敬畏到蔑视的变化,路德视其为上帝惩罚欧洲的工具,但强调基督徒有权反抗。报告还指出,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今天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而无法加入欧盟的现实及深层次原因。
针对 “土耳其与当前叙利亚局势” 的圆桌讨论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建主持。
李伟建提出关于叙利亚变局及中东地缘政治的讨论,涉及土耳其的角色、抵抗组织与伊朗关系、反对派力量变化及地区秩序影响。强调需深入思考并观察变化,中国外交应引领局势向希望方向发展。前《人民日报》主任编辑王南表示,中东变局对以色列的影响应从内外两方面来看,对内考虑以色列民众的安全感和恐惧感,对外则以色列和阿拉伯的和谐进程至少得停顿一段时间;以色列未必是所谓的赢家。杨晨则从土耳其得失的角度切入,表示目前土耳其进入叙利亚的纵深似乎得利不少,但也有可能会遭到反噬。余建华指出,叙利亚变局是“对旧时代的告别”,中国的中东外交既要有原则坚持又要有务实精神。上海大学土耳研究中心研究员Serdar Yurteicek、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冯晓虎、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讲师王佳尼、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罗爱玲以及郭长刚教授等学者相继发言,围绕中国的叙利亚政策等问题,在问答交锋中将讨论推向深入。
“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专题讨论由郭长刚教授主持。
徐珊珊(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仲裁委仲裁员)的报告《中企海外供应链重构:被忽视的关键法律步骤》解析了特朗普2.0之下的“中企出海热潮”,即中国企业在关税重压之下纷纷考虑将最终制造环节迁移到中国以外的地区、改变中国制造身份从而享受低关税乃至零关税的待遇。她以实际工作中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经验,解析了中企海外供应链重构的案例、失败的经验和代价,指出企业需提前规划以避免重蹈覆辙。冯晓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的发言围绕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理论建设展开,介绍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情况,强调区域国别学是一个崭新的学科,而非现有学科的升级版,是交叉学科,应服务于社会、企业、国家。刘玉照(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的报告“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基于非洲和印尼的田野经验”介绍了他们作为上海大学颇具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团队,用社会学的方法,让学生到海外的中国企业参与观察和调研,深入了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并培养有海外视野的人才。刘玉照介绍,该团队已经派出31人次在加纳、卢旺达、乌干达、泰国等17个国家进行了131个月的海外田野,而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如何更好地认识当地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发展经验、如何更好地与当地社会相处、‘非移民国家’的移民难题”等新挑战。唐青叶(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的报告《非洲智库对中国贫困治理的认知》聚焦智库话语,主要是非洲智库对中国贫困治理的认知,通过文本分析探讨非洲学者对中国发展的理解与态度。研究发现非洲智库关注并借鉴中国减贫经验,认为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报告建议加强中非智库交流,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深化合作,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中东乱局解析” 主题讨论由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教授刘义主持。
范鸿达(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以《“抵抗轴心”的受挫是土耳其的机会吗?》为题作报告,讨论了特朗普胜选背景下土耳其的外交及中土关系,认为“抵抗轴心”已衰,土耳其相对具有地区战略优势,是叙利亚局势的大赢家。但土耳其需应对特朗普2.0政府的关系,保持自制力,避免成为中东的“出头鸟”。王晋(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的报告《叙利亚局势变动的原因、影响与前景》指出叙利亚局势变动源于外部援助变化、战场形势及经济原因。局势变动导致多方势力消长,协调机制失效。未来面临反对派缺乏准备、经济挑战、政治蓝图缺失及库尔德人问题等风险。土耳其虽看似赢家,实则面临利益重构和各方协调的尴尬。未来需关注极端组织、库尔德武装动态,并建议主导新对话机制,中国可发挥重要作用,以应对叙利亚问题及其在中东的影响。韩萧(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讲师)的报告《战争议价理论与哈马斯对以色列的突然袭击》从理论的角度解析战争,指出哈马斯与以色列冲突反映了战争议价理论,私有信息和欺骗导致战争。战争有时为展示实力途径,外交需要权衡。汪瑾卉(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讲师)围绕“俄罗斯对当前叙利亚局势的反应”展开报告,指出当前俄罗斯对土耳其的观感是“背后的一把新刀”;俄罗斯国内对土耳其态度复杂,认为土耳其或成最大输家。舒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报告围绕“土耳其在巴以问题中的身份张力与行动逻辑”展开,指出土耳其因多重身份张力在巴以问题上政策摇摆,基于理性、建构与实践逻辑,未来或回归平衡。杜东辉(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讲师)的报告《大国参与中东治理的历时性结构分析》分析大国参与中东治理的历史结构,指出治理赤字源于历史累积。他区分了列强并立和英法两强时代,并批判了委任统治作为新殖民主义的名不副实。中东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受质疑,与西方历史发展形成对比。
“土耳其外交” 主题讨论分上下两场进行,分别由《世界知识》杂志社杜文睿女士和《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桂莉女士主持。
沈志兴(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的发言围绕《新一届特朗普政府背景下土耳其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展开,指出土美关系或有所改善,但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大。土耳其需在维护与美国关系同时,平衡与俄罗斯、中东国家关系,并应对美对伊朗强硬政策,寻求地区利益最大化。王南(《人民日报》主任编辑)分享土耳其经略阿富汗的策略与成果,并探讨中国可从中借鉴的经验,强调瓦罕走廊的重要性。王佳尼(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讲师)分析伊斯梅尔·杰姆的外交理念及其影响,指出该外交理念推动土耳其欧亚主义发展,强调多元文化与民主,影响土耳其外交方向与地区地位。李盼盼(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生/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探讨特朗普胜选背景下的土耳其“全球南方”政策,指出特朗普胜选或加剧土美紧张,土耳其将强化全球南方政策,增强战略自主性,深化与多国合作以平衡外交。
杨晨(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的报告围绕土耳其申请加入金砖的动机、机遇与挑战展开,指出土耳其寻求加入金砖国家旨在提振经济、寻求欧盟替代选择及认同多极化世界,虽然面临国内外障碍,但加入将带来多极化秩序构建、贸易网络扩展等机遇。而不论土耳其是否加入金砖都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利益。罗爱玲(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的报告《地区安全困境下的土一伊“发展之路”经济走廊项目》指出土耳其与伊拉克共同推进的“发展之路”项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政治、安全挑战及外部竞争,但具有缩短运输时间、避免冲突地带等优势,有望改善地区交通互联。Serdar Yurtcicek(上海大学土耳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报告围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土耳其的涉华外交展开,基于土耳其外交档案进行了历史和外交的解读。邹志强(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报告“当前中土投资合作的问题与前景”,指出中国对土耳其投资有限,受土耳其经济及政治因素影响。特朗普回归或促中土合作,合作空间待拓展。刘世吾(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的报告题为《土耳其与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比较研究》,指出土耳其是世界上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并从民族心理、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以及地缘政治等方面探讨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
会议现场
杨晨在会议总结发言中表示,近三十位专家发言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土耳其及中东问题,为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和答案,特别是推进了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是如何推进未来的土耳其研究——将土耳其作为一种视角和方法,所有与土耳其相关的问题都应纳入研究视野,另外可以从土耳其、从中东、从全球的视角看土耳其。二是关于当前的叙利亚问题——面对叙利亚变局如何看、如何办?会议讨论让听众对叙利亚危机的原因、影响,叙利亚内部的问题,周边地区性强国对叙利亚问题的看法等都深化了认识。三是在区域国别学这一新的一级学科背景下,如何做区域国别研究?“区域国别理论与实践”专场中关于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非洲智库如何看、法律上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战的报告,提供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洞见。四是关于中土关系如何合作,中国和中东如何推进务实的合作,中国如何在接下来的中东变局中推进“一带一路”等问题,与会学者都带来了深邃的思考。最后,他向与会专家学者及上海大学全球研究院的同事表示感谢,并诚挚邀请大家参加明年上海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上海中东学论坛,为推动国内的中东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