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国刚给谈判机会,不到1天,特朗普变卦:万亿军费计划剑指中方


速读:美国当然也想要摆脱受中国稀土供应的限制,因此也在积极寻找能够代替中国的供应商,甚至想要去深海挖取稀土,可无论怎么敢,这都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同样的,这样的长远打算也与特朗普的急性子不符。 除了战机成本增加之外,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升级,同样离不开特定的稀土元素,五角大楼自己也承认,未来十年内,美国军工想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这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战略牵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文雅笔墨

2025-05-06 03:48

刚刚透出一点重启对话的风声,给紧张的中美关系带来一丝喘息空间,结果美国转头就甩出了一份万亿美元级的国防预算案,一下子就给还未升温的气氛浇了盆冷水。

看看数字:国家债务已超36万亿,每年光还利息就差不多要花掉军费的钱,国内经济也不景气,GDP缩水,通胀高企,老百姓怨声载道。

这种一边说要谈,一边却拿出巨款猛增军费的操作,特朗普到底有着怎样的算计?而为了这笔军费能够落地, 美国 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报道截图

万亿军费背后,自家日子怎么过?

无论怎么看,当下美国的经济形势都算不上好,如今又要将军费扩大到万亿规模,要么继续吹大债务泡沫,要么就得从本就紧巴巴的民生项目里抠,医疗、教育这些公共开支恐怕难逃一劫,有人估算,非国防预算的削减幅度可能达到23%。

除此之外,国内经济的日子也不好过,第一季度GDP意外缩水0.3%,通胀率还在6.8%的高位晃悠,老百姓的不满,已经在至少30个州以抗议的形式冒头,这种时候猛涨军费,很难不让人琢磨是不是想转移内部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截图

当然,军工复合体是铁定的赢家,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巨头的股价应声上涨,订单拿到手软,只不过,这种“繁荣”是以挤压社会其他需求为代价的,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要想发展军工,就不得不提到稀土,但这恰恰是美国所欠缺的。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市场超过九成的份额,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些“工业维生素”对现代高科技武器太关键了,结果因为美国执意挑起关税战争, 中国 直接用管控稀土进行反制,导致美国高科技武器的研发成本大为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市场超过九成的份额 资料图

除了战机成本增加之外,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升级,同样离不开特定的稀土元素,五角大楼自己也承认,未来十年内,美国军工想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这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战略牵制。

美国当然也想要摆脱受中国稀土供应的限制,因此也在积极寻找能够代替中国的供应商,甚至想要去深海挖取稀土,可无论怎么敢,这都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同样的,这样的长远打算也与特朗普的急性子不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支撑全球金融体系的美元,地位也在悄然变化,全球央行外汇储备里,美元的比重已经从高点滑落,有数据说跌破了百分之五十八,甚至逼近百分之五十,更明显的是,全球至少已有三十八个国家开始尝试或正在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

比如美国的中东盟友沙特,也开始在石油交易中接受人民币,亚洲地区,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和债主,也在特定时候通过抛售美债来表达态度,这些现象凑在一起,勾勒出的是一幅全球金融格局多元化、去美元化正在加速的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中东盟友沙特,也开始在石油交易中接受人民币

规则变脸太快,朋友还跟不跟?

国际规则的制定和遵守,是大国博弈的另一个舞台,面对美国之前挥舞的单边 关税 大棒,中国选择到世贸组织(WTO)讨说法,还联合了70多个成员国一起质疑美国的做法,这不光是打官司,也是在争夺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和道义制高点。

然而,规则的生命力在于大家认账并且预期稳定,但是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表现,常常和稳定没什么关系,甚至有点反复无常,比如2018年中美刚谈好暂停贸易战,没过多久美方就撕毁承诺,加征新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类似戏码在今年又演了一遍,刚宣布豁免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转脸又对中国的能源产品加征15%关税,结果引来了中国的精准反击,这种变脸速度,连《华尔街日报》都曾发文批评,说是“对全球经济的祸害”,破坏了国际贸易体系的可预测性。

而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的同时,也在积极打造新的朋友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等成员国的贸易;东盟已经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等成员国的贸易

据说,中国对美贸易的依赖度,也从高峰期的约60%降到了15%左右,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些新兴产业,正通过这些新平台走向世界,反倒是有些美国传统车企,开始寻求和中国企业搞技术合作。

欧盟 已经明确表态,不搞对华“脱钩”,还在某些领域对美国加征了报复性关税;德国有些企业甚至暂停了在美国的新能源投资计划;邻居墨西哥,也启动了所谓的“方案C”来反击美国的关税,这些都说明,单边主义的做法正遇到越来越强的顶风和离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宫向美国国会提交2026财年预算提案

焦虑的重拳,对上战略的定力?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想要走出当下的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中国进行关税 谈判 ,可就在中国商务部表示愿意评估谈判可能性的当口,美国紧接着就宣布大涨军费,这种操作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如果不是策略性施压,那就内部不同力量在较劲。

美国增加军费的重点,比如导弹防御系统、核武库现代化、还有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强化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保持技术优势,一些观察家认为,这是想抵消中国在某些新兴军事领域快速追赶的势头,甚至让人联想到冷战时的“星球大战”计划。

对此,中国的回应也很清晰,先是给谈判设前提,要求美方先取消已加征的关税;接着就是持续推进国防现代化,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列装、歼-20隐身战机加速部署、055型大驱在 印太 常态化巡航,这些都被视为提升战略威慑,用技术优势对冲潜在数量劣势的关键动作。

有人把美国当前的巨额军费和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放在一起看,警告它可能重蹈苏联覆辙,当年苏联把超过GDP15%的资源砸进军备竞赛,最终把自己拖垮了,这种类比,意在提醒过度军事化对国家长远发展的风险。

主题:美国|中国|媒体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