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们双11海外爆单:有品牌销量涨300%,超20万商家借淘宝出海成交额翻倍
中国供应链正在变成世界供应链;中国品牌正在变成全球品牌;中国平台正在变成全球平台。
今年双11的热度,从国内蔓延至海外。淘宝首次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启动双11,并以五种语言服务全球用户。活动期间,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等十多个境外市场实现 GMV 增长,超过20万签约商家实现成交额翻倍。
在速卖通、淘宝等平台上,一批中国品牌正在经历一场不一样的海外双11。
在深圳,跨境卖家Stacey在速卖通海外双11开卖首日便卖出6万美金。为了准备这场大促,她提前4个月备货60个货柜,将近8万台大件产品运往海外仓。
而在另一个城市,成都的原创设计品牌 Ledim Wang 则验证了品牌力驱动的另一条增长路径。今年6 月加入淘宝出海后,品牌海外销量同比上涨440%,并在双11迎来300%的增长。
在巴西,电商市场同样肉眼可见地升温。“巴西猛男”代言的速卖通成为社交媒体热点,当地商家业绩普遍实现同比翻倍,多家品牌刷新历史纪录。AliExpress 还在百万粉丝投票中被选为“今年双11最受欢迎的购物平台”。
从深圳到成都再到巴西,三个场景展示同一个答案:跨境电商正在进入新的竞争时代——供应链前置、内容破圈、品牌走出去。
图源:图虫创意
不只是爆单
今年海外双11最真实的增长,都来自基础能力被彻底重写。
主理人Stacey很清楚,今年店铺的增长离不开供应链前置。今年海外双11前,她押注大促提前布局,60个货柜、近8万台备货在大促期间被快速消化,海外托管显著缩短履约链路,让大件品类第一次具备了可预测的爆发能力。
在巴西,增量来自内容链路的全面打开。今年速卖通以代言人为引爆点,结合导购网站合作、24 小时直播和社群裂变,跑出了一条新的内容驱动型增长曲线。多个品牌翻倍增长背后,是南美用户第一次在内容链路中形成对中国品牌的稳定认知。
在成都,Ledim Wang 的增长离不开平台助力。品牌主理人王乐表示,淘宝出海对于淘系商家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服务是,对于签约商家,平台会负责解决跨境物流、售后退换货以及海外市场营销等复杂的出海课题,商家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佣金,无需再投入额外的运营成本,就可以低成本出海。
事实上,依托淘宝出海提供的多语言能力、本地退货与轻量化出海流程,多个品牌在加入出海后迅速获得新增市场,证明中国原创设计在全球市场具备明确的消费需求与可复制性。
上述三个品牌的成长路径看似不同,但它们共同展示出今年海外双11的底层方向。
速卖通供应链端的升级,是大件爆发的底层逻辑。“亚马逊一半成本”的全球服务,加上成熟海外托管,让母婴、家居等中高客单价品类首次具备可规模化出海的能力。时代周报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速卖通新入驻品牌同比增长 72%,品牌订单增速超过大盘。
巴西内容爆发背后,亦是速卖通品牌服务体系的成型。Brand+ 频道提供正品认证、包邮、价保;品牌服务中心开放小时级投放数据和渠道分析,让南美市场从低价驱动走向“内容+品牌驱动”。
淘宝出海则提供另一种路径。它为原创品牌打造一键签约、轻量出海的模式:无需新开店、无需海外团队,只需发货到大陆中转仓,其余由平台承担。平台支持五种语言、覆盖20个直邮国家/地区,并12个核心市场提供包邮和本地退货,解决服饰跨境最棘手的逆向成本问题。对Ledim Wang 等品牌而言,每一笔海外订单都变成确定性收入,中国原创设计首次具备全球可复制性。
海外胜负手
双11前夕,阿里系出海平台密集发布动作,其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胜负手也随之逐渐成形。
9月22日,淘宝出海喊出全球双11,宣布今年双11将在全球20个站点同步启动,并投入10亿营销补贴,要把“万能淘宝”复制到世界各地。
淘宝出海总经理叶剑秋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双11一直是中国电商行业最重要的风向标,作为首个全球化的双11,今年淘宝在境外市场实现了人群本地化、供给多元化、履约全球化的协同。“淘宝的出海进程将继续加速,为中国商家开辟增量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