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小区频频上演抢桩、抢车位,如何实现电动车“充电自由”?



速读: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鼓励智能有序充电发展。 “充电难”的问题,在老旧小区占比高的上海、北京等城市更加突出。 有序充电的实现方式包括通过峰谷电价引导、小区充电桩“统建统服”、虚拟电厂聚合响应等方式。

有限的电容、有限的充电桩和紧张的停车位,加剧了上海、北京这样老旧小区占比较高的城市小区的充电矛盾。

多项研究显示,如果电动汽车不进行有序充电管控,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增加的背景下,到2030年,电动车充电最大负荷占比将超过10%,对电网会造成更大压力。

有序充电在峰谷电价、“统建统服”、参与需求响应之余,未来还要接受电网负荷的“主动管理”。随着接入电网的充电设施规模增大、大功率快充加速推广以及双向充放电(V2G)设施的逐步应用,该工作应尽快提上日程。

周方

责任编辑:秦晋

“充电难”的问题,在老旧小区占比高的上海、北京等城市更加突出。图为电动车在小区车位直接充电。周方|摄

尽管每天的工作围绕充电桩,但张猛依然解决不了自己小区的“充电难”问题。

这位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企业“特易充”的CEO一脸无奈:“我目前住的小区有大几十辆电动车,却只有6个充电桩,我经常抢不到。”

张猛算过,上海目前约有1.3万个小区,其中以公共车位为主的小区,占一半以上,有充电桩的小区仅约3000个。

“充电难”的问题,在老旧小区占比高的上海、北京等城市更加突出。“我有带产权的停车位,小区物业却以‘电容不足’为由,不同意我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最近,类似的留言投诉,出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的“领导信箱”。

张猛打比方,如果把充电桩视作一个大号的“家用电器”,小区慢充桩的功率通常是6-7kW,而许多城市建筑面积9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每户基本配置用电容量为6kW。小区有限的电容,难以满足许多充电桩的安装需求。

但并非没有解决办法。根据能源基金会支持的一项研究,在“无序充电”状态下,某老旧小区的电力容量最多可支持不到10%的车位安装充电桩;有序充电下,配电容量可满足100%车位配建充电桩,电网无需增容改造。

所谓“有序充电”,是指满足车辆充电需求的前提下,利用价格或技术手段,对充电行为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调配,以实现最大限度利用现有配电容量,优化电网负荷。有序充电的实现方式包括通过峰谷电价引导、小区充电桩“统建统服”、 虚拟电厂聚合响应等方式。

我国正鼓励有序充电。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鼓励智能有序充电发展,4月又公布了首批9个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

长远来看,有序充电不仅能让更多电动车主平等享受“充电权”,还能缓解集中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压力,在电力高峰负荷屡创新高的背景下,更在保障供电安全方面蕴含巨大潜力。 3毛钱峰谷价差,就能触碰“价格敏感”区?

现实中,在很多居民小区,电动车充电高峰期通常在下班后,这恰好与居民的用电高峰重合。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主管杨佩佩介绍,两者的负荷“峰上加峰”,重合度高达85%-90%。

最简单直接“有序充电”的措施,就是实行峰谷电价,引导电动车在电价较低的谷时充电,这可以极大缓解电网的压力。

杨佩佩表示,在出台峰谷电价的省份,电动车在居民区充电的低谷时段充电量占比达75%左右,而在没有峰谷电价政策的省份,这个比例只有30%-40%。

更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峰与谷的价差并不需要很大,就能对充电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以上海为例,峰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