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国汽研致歉:揭秘汽车测试门道

在传统的测试手段里,乘用车撞卡车,也不是主流方案。即便二者对撞,也是用来考核卡车质量。
车企为了凸显自己的长处,有关测试机构为了获得更高收益,在国标强制性标准之外,又催生了定制化测试。
新车还是二手车?重卡还是中卡?车速各是多少?更多信息是在饱受公众质疑后才公开。
测试时,E-NCAP会采用匿名的形式向经销商购得车辆,以此避免作弊行为。
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文睿
责任编辑:冯叶
2025年7月29日,江苏苏州,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在高新区龙湖狮山天街展出,并开放参观体验。
2025年7月29 日,理想汽车(02015.HK)在新车发布会上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视频展示理想i8与卡车的碰撞测试。只见理想i8先以 100km/h ( 相对速度 )与卡车正面碰撞,紧接着又遭受另一辆卡车的侧面撞击。
按照理想汽车的说法,i8在这场“双重考验”中表现出色:A 柱、B 柱、C 柱及门梁均未出现变形,9 个安全气囊全部正常弹出,电池包既没有漏液也没有起火,车门还能自动解锁并弹出门把手,为驾乘人员逃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碰撞的卡车车轮弹起,驾驶室与后货箱分离,甚至几乎倾倒在理想i8的前车窗上。
由于卡车方向盘一开始未打码,很快有人发现该卡车品牌为乘龙。乘龙卡车已连续多日在微博拉开舆论反击战,称“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
8月6日,理想汽车、东风柳汽以及操作碰撞测试的 中国汽研 (601965.SH) 发布联合声明。理想汽车称,本次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中国汽研称,在流程管控上,未充分预判并规避因信息发布不完整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对此表示抱歉。
不过,上述联合声明并未就更多的碰撞细节展开说明。
此次事件也令公众发现,汽车测试竟是一门生意。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会否因商业利益而影响公正性?如何建立科学且公正的测评体系? 小车撞大车
“这次视频展现的效果,给人感觉理想i8比卡车还经撞,还安全。这也是理想i8测试迅速引爆各大平台的原因。人们第一次觉得,SUV还能撞赢卡车。”这是宋元看完碰撞视频后的第一感受。
宋元曾长期在主机厂和汽车检测厂工作,并独立建设过检测实验室。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汽车检测行业有一个默认的观念,质量相差过大的车型,互相对撞没有太多意义。“小车撞大车,大车基本不会出现明显的抗撞短板。这符合常规的理解逻辑,也符合日常汽车事故情景。”
他进一步提到,在传统的测试手段中,乘用车撞卡车,并非主流方案。即便二者对撞,也是用来考核卡车质量,比如会关注小车是否侵入卡车底部或小车会不会撞断卡车A柱等。
过去的碰撞测试中,要么是同品牌的同款车型,要么是同品牌的不同车型,“但同品牌汽车对撞,现在没有什么看点,除非用自己的车和竞品去撞,但这明显在树敌。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去撞卡车,卡车公司一般也比较低调。”
事实上,理想i8撞卡车也不是头一遭,红旗、问界和方程豹都曾做过类似试验。
王猛长期从事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曾担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被动安全方 面的专家。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比以往的Super Crash( 极限碰撞 )测试,这次理想i8碰撞视频出现的异常现象是,卡车的驾驶室撞翻了。
平头重卡的驾驶室前部安装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