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数智国云谱新篇丨科技筑“息壤”打造国家云AI基础设施


速读:”回望“十四五”,天翼云“息壤”持续向智能“生长”,算力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突破捷报频传,实现从算力调度平台向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的智能化跃升,为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落地持续提供多样化的算力资源和一体化的智算服务,不断夯实着数字时代的算力底座。 在平台建设方面,“息壤”作为天翼云自主研发的全国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其目标是整合各方异构算力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标准化算力服务。 数字时代,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国家战略性布局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天翼云紧跟时代需求,加速布局智算资源,规划建设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提供训推一体化能力,并先后建成上海、北京万卡池——全国最早建成并真正投产运行的两个国产化、全液冷、单集群万卡公共智算中心。 目前,天翼云“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接入的总算力规模为77EFLOPS,包括自有算力43EFLOPS,合作算力34EFLOPS,已成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为全社会提供智算服务的智能云。
2025年11月21日 17:1

2022年,“息壤”入选国资委“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2023年,“息壤”荣获中国算力大会“算力中国·年度突破成果”奖项;2025年,“息壤”作为中国电信第一科技,成为国家云AI基础设施。

“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回望“十四五”,天翼云“息壤”持续向智能“生长”,算力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突破捷报频传,实现从算力调度平台向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的智能化跃升,为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落地持续提供多样化的算力资源和一体化的智算服务,不断夯实着数字时代的算力底座。

前瞻布局

构建“全国一张网”算力资源

数字时代,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国家战略性布局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算力在应用时面临算力资源碎片化、框架适配难、工具链割裂等多重挑战。作为国家云,天翼云长期以来在优化算力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方面做出一系列实践,从构建“全国一张网”的算力资源布局到自主研发的“息壤”平台,为算力的高效统筹和调度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算力资源方面,作为云服务国家队,天翼云积极贯彻落实“东数西算”工程和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要求,前瞻性布局4+4+31+X+O层次化算力网络,构建起“中心-省-边缘-端”四级算力体系,实现了云网融合、普惠泛在的国家云服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天翼云紧跟时代需求,加速布局智算资源,规划建设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提供训推一体化能力,并先后建成上海、北京万卡池——全国最早建成并真正投产运行的两个国产化、全液冷、单集群万卡公共智算中心。在清洁能源集聚地,天翼云建设了内蒙古、贵州、宁夏智算中心,提供绿色算力。

在平台建设方面,“息壤”作为天翼云自主研发的全国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其目标是整合各方异构算力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标准化算力服务。构建“息壤”的过程中,天翼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突破智算中心分布式长距无损互联等关键技术,自研出技术领先的全栈云技术与产品体系,率先实现与众多国产智能芯片的全面适配和深度优化。“息壤”不仅能将多方算力资源进行高效整合,还能将算力资源、大模型与芯片、存储等硬件进行灵活适配和调度。目前,天翼云“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接入的总算力规模为77EFLOPS,包括自有算力43EFLOPS,合作算力34EFLOPS,已成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为全社会提供智算服务的智能云。

科创引领 “息壤”迈向智能云新阶段

“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电信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跃升的重要基础。”在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能云生态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再次强调了天翼云的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作为国家云,天翼云勇立时代潮头,全面拥抱人工智能,以“息壤”为核心,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能力体系,全力构建普惠化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聚焦平台架构、国产化根技术、AI应用生态三个领域,天翼云对“息壤”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深刻“智变”,揭开了智能云发展的崭新篇章。

在平台架构方面,天翼云在“息壤”平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Triless架构,从“分层服务”走向“融合服务”。Triless是指“三个无关”,即资源无关、框架无关、工具无关,通过对用户屏蔽资源、框架和工具等底层技术,极大降低大模型应用服务门槛。

深耕算力调度技术实现资源无关:“息壤”接入多方、跨域、异构算力,将分散的物理资源智能整合为统一的逻辑资源池,实现资源的全局管理和弹性调度,提升资源利用率,提供标准化算力服务。用户以任务方式提交作业,无需关注底层算力差异,就可以使用标准化的算力服务。“息壤”对全域算力资源进行精准化管理,基于地域、性能、成本、能耗等维度实现“任务级”的智能调度。

自研异构训推框架实现框架无关:“息壤”对模型/代码进行适配和转换,让用户不需要纠结如何选择AI框架,实现“一次开发,多框架运行”的框架无关体验。国产算力发展面临计算效能和性能两大挑战,通过技术攻坚,“息壤”已完成120多个优质模型的国产算力深度适配,算力效率大幅提升;自研训推框架,实现AI应用向国产化生态平滑迁移,让国产算力好用、易用。

标准化AI开发流水线实现工具无关:“息壤”对AI开发全流程工具链进行抽象和封装,提供可编排、预集成的流水线服务,为用户提供开箱即用的AI开发环境。通过“息壤”的流水线技术,用户只需聚焦业务创新,繁杂的工程化工作交给“息壤”完成,大幅降低AI应用构建门槛。

在国产化根技术方面,天翼云从“基础软件技术攻坚”走向“基础软硬件一体研发”,从“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走向“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天翼云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在基础软件层面,天翼云CTyunOS系统通过国家安全可靠测评,很多客户对此非常关注,它为国产技术提供了新选择;TeleDB数据库完成升级,在国际TPC基准测试中位居全球第二,为客户提供“开箱即用”的数据库国产化替代方案。在基础硬件端,元器件级的国产化服务器样机已研发完成,即将量产。自研紫金DPU4.0,在网络存储加速、虚拟化卸载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已在国产化万卡集群中规模化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服务大模型开发与落地方面,作为云服务国家队,天翼云凭借以息壤为核心的一体化智算服务体系和能力,与DeepSeek模型深度融合,成为国内首家实现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并在第一时间响应央国企、政务、医疗等领域的需求,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性能卓越、安全可控的智能算力基座。目前,天翼云已在政务、工业制造、互联网、金融、医疗卫健、教育科研等多个行业实现DeepSeek部署,助力国产AI技术赋能行业转型。

以科技筑“息壤”。迈向新征程,天翼云“息壤”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像使用水电般“即开即用”的普惠算力正在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主题:算力|“息壤”|天翼云|算力资源|一体化|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