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电器:用体制机制改革驱动科技创新
航天电器:用体制机制改革驱动科技创新
2024年12月21日 02:35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中,经常可以看到 航天电器 的身影。在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北斗导航 、火星探测等任务圆满完成的过程中, 航天电器 作出了应有贡献。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 航天电器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以市场化思维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航天电器董事长王跃轩一语道破:“观念转变天地宽,观念不变原地转。”
体制机制改革驱动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航天电器提出了“把握三个新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经营理念,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主方向,聚焦主业,强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今年,公司及下属四家子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再认定,下属上海研究院获得国家级重点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称号,另有5家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
资料显示,王跃轩于2001年12月至2015年5月任航天电器副总经理,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任航天电器董事、总经理,2021年7月任航天电器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路过来,王跃轩以创新的勇气和改革的魄力,打破陈规、迎难破局,突进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市场化机制,见证了航天电器依托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历程。
“改革先行先试,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王跃轩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航天电器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下属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航天电器既是国有企业,又是 军工 企业,还是公众企业,在此情况下进行机制创新,情况复杂、难度高、挑战大,非一般企业可比。
王跃轩提出了“管控+自主”“行政+市场”的集团化管理原则,以“一基础(风险内控为基础的自主管理)、五统一(战略规划、绩效目标、文化制度、关键资源、基础平台)、七体系(战略规划体系、文化制度体系、经营管理者考核体系、全面预算体系、报告管理体系、审计监察体系和风险内控体系)”为原则,深化集团化管控,鼓励各子公司突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核心功能作用。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王跃轩说,“把握‘两个一以贯之’的改革方向,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改革目标;管好战略规划、关键资源和基础平台;创新机制调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就能驱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现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王跃轩表示。
航天电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及企业经营转型之路。公司坚持用“两个8%”(研发、技改投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8%)的要求,实施技术支撑市场、揭榜挂帅、一流专业建设、设立驻外研究所、项目跟投及引才聚智等机制,不断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王跃轩说:“在引才聚智方面,我们更多聚焦的是才与智:才,是以项目研发合作的市场化商业模式,重点突出‘人才留得住、干成事、搭平台、建机制’;智,一方面是用好外创团队的智慧成果,形成个人与企业要成果共享、共赢发展、实现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另一方面是公司紧密围绕战 新产业 和未来产品产业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汇聚新动能。”
“结合上市公司实际,通过提升资本运作的质量,改变收并购等重资产投入的方式,引进外部团队等轻资产投入的模式,航天电器成功孵化出了高速互连、无线传输、热管理、 信创 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产业 占比持续加大,新产品订货保持增长,获得了较高的收益率,闯出了产品研发、产业发展及企业经营发展有序循环的一条新路子。”王跃轩表示,“这或许能为国企深化改革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目前,航天电器已形成“三地一院十二部”的跨地域集团化产业发展格局,在上海、苏州、东莞、泰州、镇江、遵义、深圳等地设有10个子公司,在北京、深圳、西安、南京、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究所,在国内主要城市设有技术市场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航天电器在上海设立上海研究院,依托上海研究院‘科创飞地’,打造航天电器‘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产业孵化、机制创新’四个高地,设立了深圳、成都、武汉等研究所,市场化引进了高速、微波产业两个团队,并陆续在全集团铺开这一机制。仅2023年,公司外创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销售收入就达5亿元。近五年来,上海研究院产业输出形成收入将近30亿元。”王跃轩介绍。
航天电器高速团队和微波团队带头人分别是王健、王里。在他们看来,航天电器虽然是国企,但体制机制非常灵活,创新氛围非常好。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创新活力,给了公司外创团队有力的保障,激发了团队的创 新动力 。
“破局需要超常的勇气,不敢破局就是躺平思维,也是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的不负责。我们微波团队非常认同公司的战略和理念,这也是我们能够有决心和信心一直全力以赴发展好航天电器微波产业的一个精神支撑。”王里说。
面向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航天电器坚持实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公司在无线传输、光电互连、毛纽扣及微波组件等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上持续取得突破,新产品不断获得市场和客户认可,为后续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公司持续深化打造一流专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同时,航天电器坚持以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积淀,公司在连接器与互连一体化产品、微特 电机 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电器件等中高端机电组件领域上解决了多项“卡脖子”技术。
比如,公司旗下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华旃”)新基建连接器产业化项目在 苏州高新 区投产,加码深耕海洋装备、新一代 人工智能 、 信创 、 新能源 、 商业航天 等新兴领域。苏州华旃自成立以来,坚持从源头研发,通过自主创新,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形成了特有的七大产业领域和七大产品专业,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海洋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快转型升级
拓展优势产品业务
2024年,航天电器圆满完成“天舟七号”“神舟十九号”“嫦娥六号”等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配套任务,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航天电器朝着“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布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前行,遵循“市场优先强能力,科技创新增动力,科改行动激活力,产业协同聚合力”的工作思路,以“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供应链开发”为牵引,积极抢抓订单。
“作为国资上市公司,航天电器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服务民生贡献力量。”王跃轩称,“航天电器的市场化经营原则不是一个概念和理念,也并非一蹴而就,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宝贵经验逐步总结形成的。”
据了解,航天电器持续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发展,精心打造上亿规模产品产业,倾力培育潜在新兴业务领域,努力拓展优势产品业务,遴选8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4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不断拓展优势产品业务,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航天电器积极推进“3+2+N”五大产业(优势产业连接器、继电器、 电机 ,战略产业光电、智能制造, 商业航天 、 人工智能 等N个未来产业)做优做强,公司业务加速从单一元器件向互连一体化、驱动控制系统级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航天电器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源倾斜力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 商业航天 、船舶与海洋工程、 低空经济 、 新能源 等 新产业 领域,持续布局和进行市场拓展。
(文章来源:上海 证券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