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吴泳铭的阿里新局:押注AI与消费,再次创业


速读:这些密集的动作,让阿里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外界的疑问:在两个跨度不小的战线同时出击,阿里背后的战略思考到底是什么? 而最新的财报,是阿里在AI与大消费这两大核心领域的阶段性答卷,清晰地展示了战略投入后的初步成效。 除了业绩本身强劲,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也在财报电话会上发声,对阿里近期一系列密集动作背后战略逻辑作出了系统性定调。
2025年08月30日 23:5

摘要

AI 飞轮到消费进化,阿里的双引擎战略

近几个月,科技与消费两大领域的竞争明显提速。AI 赛道「百模大战」的硝烟未散,Agent 和 Coding 就引领了新一轮的 AI 应用热潮;而另一边,本地生活领域的即时零售混战已进入白热化,所有玩家都在进行一场关于效率、供给和用户心智的极限拉锯。

在这一背景下,阿里的身影尤为活跃。阿里云不断加大 AI 基础设施和 AI 产品的投入,并持续迭代通义系列模型,在技术开源和商业化落地两端同时发力;另一边则是加码即时零售战场,让本已拥挤的牌桌再添一位重量级选手。

这些密集的动作,让阿里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外界的疑问: 在两个跨度不小的战线同时出击,阿里背后的战略思考到底是什么?

8 月 29 日,阿里巴巴发布了 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10%(剔除已出售的高鑫和银泰的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 76%。除了业绩本身强劲,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也在财报电话会上发声,对阿里近期一系列密集动作背后战略逻辑作出了系统性定调。

财报中,这位「新船长」将阿里的未来聚焦于 AI+云、大消费两大核心领域,而本季财报也是对这两个领域阿里战略执行力的一次季度「小考」。

阿里巴巴园区丨来自:阿里巴巴官网

一、两张答卷:AI 提速,消费破局

吴泳铭的战略聚焦,最终还是要通过业务表现来证明。而最新的财报,是阿里在 AI 与大消费这两大核心领域的阶段性答卷,清晰地展示了战略投入后的初步成效。

第一份答卷,来自以AI为驱动的科技业务。

财报显示,在 AI 的强劲需求推动下, 阿里云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6%,创下三年来新高 。比这个数字更具价值的,是其增长构成的变化。财报明确指出, AI 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由 AI 模型训练、推理服务以及相关解决方案贡献的收入,正在成为云业务增长曲线中最陡峭的部分,本季度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已超过20%。

这标志着一个关键的转变:阿里云正在从一个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的「云计算」平台,向一个提供智能生产力的「AI 云」平台进化。这背后,是阿里全栈 AI 能力的厚积 bP 发。从底层为大模型优化的异构算力,到近期实现「N 连发」、接连斩获全球开源冠军的通义大模型家族,再到上层的行业应用,阿里正在构建一个强大的技术飞轮。

从基础设施的投入(本季度 AI+云的 capex 投入达 386 亿元,同比增长 220%。过去四个季度,已经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到新模型的快速迭代,再到高德、钉钉、夸克等 AI 原生应用的加速落地,就是这个飞轮开始加速转动的证明。AI 的爆发式需求为阿里云注入了高价值的增长燃料,而强大的云平台则为 AI 在阿里自身乃至千行百业普及应用铺平了道路,一个良性的商业闭环正在形成。

第二份答卷,则来自以用户为先的大消费平台。

在消费领域,阿里选择用即时零售来破局。最新数据显示,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取得阶段成果,8月整体即时零售月度活跃买家数达3亿,周日均订单8000万,峰值订单1.2亿。 在 8 月前三周,带动淘宝 app 的月度活跃买家同比增长了 25% 。同时,整合后的中国电商集团,其月度活跃消费者和日订单量持续突破新高。

这个业务的成功,其战略意义远大于业务本身。它实质上回答了一个困扰阿里已久的问题:在流量见顶的时代,如何守住并盘活核心电商的「基本盘」?而答案是打破场景的边界。

通过将淘宝的「远场」电商流量,与饿了么的「近场」履约网络进行深度耦合,阿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在一个 App 内,无缝切换计划性消费和即时性需求。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淘宝的供给,提升了用户粘性,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阿里生态内的不同业务单元,可以通过更底层的协同,创造出全新的商业价值,构筑起一道更宽的「护城河」。

二、投入 4300 亿,抓住时代和历史机遇

如果说财报数字是战略执行后的「果」,那么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的阐释,则揭示了这一切背后的「因」。

29 日晚间的分析师电话会上,吴泳铭再次强调:「 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是阿里集团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 阿里巴巴将以驱动业务强劲增长为核心目标,坚定投入未来发展,这也是阿里巴巴发展 26 年后的再次创业。」

其实「为什么」并不复杂,电商一直是阿里的基本盘,而 AI 则是当下最大的时代变量和机遇。此前极客公园创始人 张鹏就曾发文分析 ,阿里已经逐渐形成自己在 AI 时代的战略:即以「AGI」为目标,追求建设亚洲最大的 AI 基础设施和最佳实践为结果,并以开源作为实现目标和结果的核心打法。

而在电话会上,吴泳铭详解了阿里为何在 AI+云、消费两大战略领域分别投入 3800 亿和 500 亿元,以及两大战略领域要实现的目标。

在 AI 领域,吴泳铭表示,「AI 技术对所有行业的改变升级以及 AI 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是未来十年技术领域最大的行业机会。」

在这个判断之下,阿里的 All in 就成为一种必然。阿里手中有三张关键的牌:海量且高质量的数据,这是 AI 模型最宝贵的「食粮」;覆盖各行各业的丰富应用场景,这是 AI 技术最好的「试验田」;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这是 AI 模型得以运行的「发动机」。这三张牌的组合,让阿里云有底气将目标设定为拥有全栈 AI 技术能力。

本季度高达 386 亿元的资本支出,正是将这种底气转化为行动的体现。吴泳铭说,阿里对 AI 的投入已开始显现成果,无论是阿里云在客户的 AI 需求下恢复高速增长,还是广泛的 to C 和 to B 场景的 AI 体验升级,都看到了 AI 驱动阿里高速增长路径更加清晰。

而大消费平台,同样被吴泳铭看作是阿里不可动摇的「历史机遇」。他对此的解读,回归到了商业的本质。他强调: 「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并不是着眼于单一消费品类的竞争,而是满足 10 亿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塑造AI时代大消费平台的商业形态。」

主题:阿里|战略|阿里云|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