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禁止教辅材料进校园不应“一刀切”


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课外知识,多涉猎其他教辅材料,进而拓展其思维,开阔其视野,我以为大有裨益,无可厚非。

姚华松

责任编辑:辛省志

新学期开学,不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进行了规范整治。据《现代快报》报道,江苏泰州泰兴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所有小学停止征订教辅材料,全面使用校本讲义,由学校免费印发给学生。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辅材料必须由教育部门免费提供,除免费提供的一项教辅之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向小学生推荐、统一征订或代购任何教辅材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教辅材料。

禁止学校征订、推荐教辅材料,一方面是为了贯彻“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另一方面也是杜绝利用教辅材料牟利的现象。2025年7月,教育部就召开过专项整治推进会,要求根治教辅征订乱象,推进免费教辅政策落地。

自双减以来,小学生的教辅材料较之从前确实少了很多,每天的作业量也明显减少了,很多孩子放学后,可以不到一小时就轻松搞定了作业,不少孩子是实实在在地感到开心与快乐。但不少家长却不自在了,较之从前焦虑了很多,他们怎么也快乐不起来。

“我的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每天做作业都是做到八点半,现在上五年级了,每天七点不到就做完全部作业了,眼看就要六年级了,要升初中了,我着急啊!”某家长说。

“我家孩子成绩一直不错,在

主题:教辅材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