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3分钟大定20万台小米YU 7用起来到底怎么样


速读:而这次YU7最有诚意的一点,可能是它不像很多车企,同类型的SUV相较于轿车,仅仅是进行了拉高换壳,小米是真的做了很多全新设计,可以说相当于再造一台车。 YU7三个配置的主要参数,早就亮了,今晚正式公布价格。 小米官方已经贴心准备好了299元的物理帘子,建议准车主们直接下单。
2025年06月27日 06:5

屁股给我坐痛了!

离 15 周年发布会刚过去一个多月,小米又开了个 “ 人车家全生态 ” 发布会,这回产品更密集,光硬件就 13 款,还端上了大伙期待已久的 YU7 售价,把大伙的胃口吊足了。。。

我们差评编辑部也是紧赶慢赶,给大伙带上了发布会的一手情报 —— 好了,话不多说,咱们从小米 YU7  开始说起。

# 小米YU7 

今晚大伙儿都奔着YU7来的,但雷总上来,是先把上次画的 SU7 Ultra纽北限量版 这个饼给圆了。

赛道套装、桶椅、防滚架,非常硬核,也非常限量。今年10台,总共也才100台。

而让大伙儿万万没想到的是,小米悄摸摸把Ultra原型车又在纽北刷出新成绩了, 6分22秒91 ,比之前那次半湿地足足快了24秒。Ultra原型车一跃成为纽北圈速总榜的第三,比AMG ONE这样的怪物还要快。

要知道在它前面的保时捷919、大众ID.R两位,套的可都是赛用车的壳子,这足以证明小米这个成绩的含金量。

我单方面宣布,这才是本场发布会最大惊喜!

OK,上正片。

YU7三个配置的主要参数,早就亮了,今晚正式公布价格, 标准版、Pro、Max分别是25.35、27.99、32.99万起。

标准版的定价是对着Model Y去的,比人家正好便宜1万。三个里面我最推荐Pro,有四驱、空簧、CDC,770km的续航也够用。

实话说,虽然YU7基础配置确实挺高,但它的定价还是比我预期稍微要高点,毕竟25.35的起售价,可比SU7高了有3.76万。

然而,小米汽车还是太恐怖了, 3分钟就大定20万台 ,这个数据比去年的SU7还要火爆。

我估计应该有不少SU7还没提车的直接转订单了,要是差友们有下单的,也来评论区晒晒选了啥配置。

关于YU7的静态,之前我们文章也和大家聊过,前些天我们也是去试驾了实车,这次就结合发布会的新东西来聊聊。

首先是这车的外观,虽说确实很容易被说成“心有灵犀”吧,但这个长车头设计,实车比例是真的好看。

今晚公布了YU7的所有颜色,一共9款,三款免费。我个人比较喜欢钛金属色和影青色。

外头有两个特色,一个是 蚌 式机盖 。支持电动开启,按键在翼子板,你也可以在车外喊小爱同学打开。可以看到前备厢里非常大,一共141升,比Model Y的117L还要大。

还有一个是门把手,SU7上的那个半隐藏式,到了YU7上换成了全隐藏。你把手伸过去,它会向内电动翻开,里面是个电动开关。

我是没明白为啥要这么搞,感觉初次接触的人可能得摸一会儿才知道怎么开门。。。

而在Max版上,YU7还给了电吸门,不过我觉得这玩意儿实用性一般,远不如电动门。。。

再看车内,最大的特点是前面这块HUD天际屏。

它其实是三块屏幕投射到挡风玻璃上,车内看过去,投射的位置在机盖上,所以也不咋会挡到路。

就是这个“带鱼屏”是居中的环抱式设计,主驾前面的码表看着也是偏右一点,虽说比隔壁阿维塔要好些,但我这个强迫症看久了还是有些些难受。

此外,车机里给了HUD的几种组合,你也可以分开调每块屏的风格。

小米手机上的萌宠也进车里了,我挺喜欢这个水獭风格,一只小水獭扒在玻璃上,打方向的时候它还会跟着被晃动,萌萌哒~

空间这块,YU7头部空间比SU7好不少,特别是后排还给了可以躺到135度的座椅,头都快进后备厢了。

前排的零重力双座椅说是选装,现在免费送,通风、加热、按摩都给了。后排只给了加热,和一些竞品比配置不算太高,比如理想L6多了通风,极氪7X甚至还有腿托和按摩。

受限于车高,YU7依旧没给电动遮阳帘,而且只有高配才有光感天幕。小米官方已经贴心准备好了299元的物理帘子,建议准车主们直接下单。

SU7发布会上,雷总用各种配件让大家印象深刻。而在YU7上,小米再次把配件玩出花儿来。

这次YU7在车内设计了9处磁吸点位,方便各种磁吸配件的安装。

比如车机后面放个纸巾盒,中控下面可以吸个眼镜盒。

后头顶棚上可以装滑轨灯,官方说还能在这个位置连投影仪,打开后备箱投射到外面。

还有一个很实用的磁吸物理按键,你可以吸在车上很多位置,去自定义你想要的功能。

这个按键支持单击和长按,可以设置成空调、灯光、音乐,还有米家等等一堆功能,可以整出一堆玩法来。

举个例子,你把这玩意儿放副驾座椅侧面,设置一下,就可以当做老板键了。

除此之外,之前小米车上就有的1/4螺纹接口,这回加了供电功能。

车内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挺实用的细节。

比如手套箱、后排座椅下方的收纳空间。

还有盲区监测、后视镜防眩这些之前SU7上的槽点,也升级了。但我发现,外后视镜的防眩,只有Max才有,小米还是在这些位置偷偷给你抠了点出来。

接下来再 和大家聊聊 动态。

虽然雷总说YU7作为SUV,它的S是Sport,但这台车的底子还是偏舒适,舒适度比SU7提升了一个大等级。这也符合这台车更加家用的定位。

我试驾的Max车型搭载了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和双阀CDC减振器,这个配置在Pro上也是标配,不过标准版只给了CDC。简单来说,这俩配置会让悬架做到舒适的时候更舒适,运动的时候更运动。

特别是在舒适模式下,悬架初段很柔,砂石、坑洼的滤震过滤得你都没啥感觉,而且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遇上了小坡小坎啥的,只要一次抛跳,悬架就能把车身的上下起伏给吸收掉。

调到运动+模式,极限明显上来很多,80km/h过弯,侧向支撑很足,一点不带慌的,但又不是SU7 Max上那种邦邦硬,还是做了点软化,乘客也不会像坐SU7 Max上那么难受。

不过,我不太喜欢的一点是YU7的方向盘,还是和SU7一样,偏轻,即便是运动模式也很轻,但同时指向又比较灵敏,所以感觉会有点怪。

OK,时间有限,关于YU7咱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整体来看,这是一台非常符合中国市场的水桶车,参数、配置、底盘,还有小米擅长的生态配件,一套经典组合拳,依旧是把消费者拿捏住了。

而这次YU7最有诚意的一点,可能是它不像很多车企,同类型的SUV相较于轿车,仅仅是进行了拉高换壳,小米是真的做了很多全新设计,可以说相当于再造一台车。

这种态度,或许才是小米汽车致胜的法宝。

# 数码产品

硬件部分最值得关注的应该就是小米的首款 AI 智能眼镜小米 AI Glasses 了,所以我们把它放前头唠唠。

还记得发布会上我们刚迎回雷总,编辑部的同事们都开始搓手手准备听雷总吹车了,没想到先来的不是车,而是另一个王炸:小米 AI 眼镜。

主题:YU7|小米|发布会|S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