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资本“相爱相杀”,汇源再度激战大股东

汇源是全国最早布局全产业链的品牌,“但最大的问题是,钱不够。”
这起失败的并购案就像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成为汇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汇源的确加强了线上渠道的投入,但饮料品牌在渠道方面短期内是无法摆脱线下渠道的,线下依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
过去两个月,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下称“北京汇源” )与大股东之间的争斗不断升级。
2025年8月,北京汇源发布公开信炮轰大股东出资逾期、临时股东会“黑箱操作”。针对诸暨文盛汇未按期履行8.5亿元投资义务,且已经逾期一年以上,北京汇源依据《重整投资协议》向法院提出合同纠纷诉讼。
8月19日,《中华工商时报》刊登了一则《遗失声明》,称北京汇源不慎将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公章遗失,特此声明作废。五天后,北京汇源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公章、营业执照正、副本均由专人负责保管,从未发生遗失、失控等情况。
9月12日晚间,北京汇源官方公众号发布《严正声明》,明确指出上海文盛、诸暨文盛汇提供虚假资料,违法私刻北京汇源公章,并以此申请撤销合同纠纷案等情况。声明中所盖公章为“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针对官方微信公众号账号,大股东也好几次想以法定代表人的方式抢回去,但没有成功。”一位接近北京汇源的知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这场争斗对北京汇源的日常经营影响巨大。上述《严正声明》中提及,“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出现大面积断货”。在拥有近35万粉丝的天猫汇源官方旗舰店里,目前所有商品已被清空。
“现在部分经销商也开始产生疑虑,不敢打钱了。”一位北京汇源员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汇源果汁是家喻户晓的果汁品牌,曾一度辉煌,但在与各路资本“相爱相杀”三十年之后,它已经被同行甩在身后,消失在一些大型商超的货架上。 全产业链野心
2025年9月中旬,南方周末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密云区的汇源果汁密云工厂,从这里往北不到3公里,是汇源生态农业园区,占地面积为1.8万亩。
据附近村民介绍,汇源将环基地一圈的山、地都承包了,当地种植的胡萝卜是汇源胡萝卜汁的原料,同时还可做绿色休闲旅游。
这里可谓是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大农业帝国”梦想的缩影。
位于北京密云区的汇源果汁密云工厂。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 图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朱新礼出生于1952年,山东沂源人,曾担任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1992年,朱新礼辞职下海,接手了沂源县当地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多年的县办水果罐头厂,这是汇源的起点。两年后,朱新礼认为要走出沂蒙山区,他将汇源总部带到北京顺义。
1997年,朱新礼以在当时看来属于天价的7000万元价位拿下了《新闻联播》后5秒广告席位,成就了其“果汁大王”的江湖地位。
在过去的报道中,朱新礼常自称“农民的儿子”。在他所写的诗《远方》中,将“营养大众、普惠三农”作为自己的梦想。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汇源是全国最早布局全产业链的品牌。根据汇源官网信息,汇源拥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