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粤港澳”区域联办能否重塑全运会?


速读:是本届全运会的主题,赛会将于11月21日闭幕,共有1.4万多名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项目。

从“怎么赢”到“为何而办”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徐梅

2025年11月15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马拉松比赛举行,选手在比赛中经过深圳湾口岸。赛事跨越深圳、香港,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图: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2025年11月15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马拉松比赛举行,选手在比赛中经过深圳湾口岸。赛事跨越深圳、香港,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图: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2025年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自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办以来,全运会赛事举办权经历了指定北京承办、北上广轮流主办和地方申办三个不同阶段,“十五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历史上第一次由三地(粤港澳)联合举办。

体育赛事组织和体育产业专家普遍认为,“十五运”的成功举办将推动全运会赛事举办权再次进化升级,得益于国家“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积极引导,全运会下一阶段有望进入“区域协办”时代。

在2029年“十六运”由湖南省接棒后,专家预测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区域联办的尝试,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全运会的经验可能推动包括京津冀、长三角、东三省、成渝等区域主体申办全运会的热情。跨区域、跨主体、跨部门的合作模式带来的办赛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大丰富全运会的参与主体,突破单一地方经济体量和办赛能力的制约。

大型赛会投入巨大,主办城市能否从赛事盛宴中赢得长久的IP红利,极大地影响着各地对赛事申办的热情。全运会的“粤港澳时刻”具有重大的实验价值,全运会能否借由这个重要节点从“金牌围场”转型为“战略抓手”,从而寻找到一条更健康、更开阔、更能彰显赛事公共价值的新路?

1959年的全运会团体冠军奖金只有50元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是本届全运会的主题,赛会将于11月21日闭幕,共有1.4万多名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项目,还有1.1万名群众运动员参加群众赛事活动。

这样的赛事规模在国家筹办首届全国运动会时是不敢想象的。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为避免赛事规模过大,有关方面作出了各省份参赛人员不超过400人的严格规定;国家财政拨款经费初步计算为600万元,荣誉和幸福感是对运动健儿们最大的奖赏,当时夺得团体奖的冠军队伍也只有50元奖金。

限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1965年、1975年以及1979年分别举办的三届全运会,均由中央指定北京承办,国家财政拨款支

主题:全运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