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PT断线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为何如此危险?


速读:而当二次侧发生断线时,虽然开口三角无电压输出,但仅表现为断线相对应的二次相电压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时会出现接地相电压为零、其余两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的现象,而三相负荷电流和线电压仍维持对称。
2025年11月20日 21:57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 PT断线 。PT是 电压互感器 (Potential Transformer)的英文缩写, 电压互感器 断线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故障。一旦发生 PT断线 导致失压,将对继电保护、电能计量和电压测量等关键环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为:在保护方面,电压量的缺失或偏差会直接影响距离保护、带方向闭锁的保护以及低电压启动过流保护等装置的正确判断与动作;在计量方面,由于电压信号是电能计量的基础参数之一,断线会导致计量数据失准,同时还可能影响依赖PT供电的表计正常工作;在测量与监控方面,运行人员将无法准确获取系统电压信息,失去对电压状态进行有效监视的依据,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PT断线 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无论是一次侧还是二次侧发生断线,均会导致PT二次回路电压异常。当一次侧发生断线时,若为完全断线,则二次侧三相电压全部消失,且开口三角绕组无输出电压;若为不对称断线,则断线相的二次相电压降为零,未断线相的电压保持不变,同时开口三角两端将出现一定电压。

         而当二次侧发生断线时,虽然开口三角无电压输出,但仅表现为断线相对应的二次相电压为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时会出现接地相电压为零、其余两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的现象,而三相负荷电流和线电压仍维持对称。因此,线路保护装置中的PT断线判据必须具备区分单相接地与不对称断线的能力,以避免误判。

         PT断线的判断主要分为对称断线和不对称断线两种情况。对于PT三相失压(即对称断线),各厂家的判断依据基本一致,通常采用“三相电压均低于额定值且线路中有电流”作为判据。而对于PT不对称断线,不同厂家采用的逻辑则存在一定差异,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判据:

         第一种判据为负序电压大于8V。该方法基于不对称断线时会产生负序电压,而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负序电压基本为零的特点,从而实现两者的区分。

         第二种判据为:三相电压的向量和大于18V,同时至少有一个线电压的模值之差超过20V。其中,三相电压向量和大于设定值(如18V)是不对称断线的典型特征;而增加“至少一个线电压模值差大于20V”的条件,则是为了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排除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仍保持对称的情况,提高判据的选择性和准确性。

主题:PT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