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创新有望引发技术与产业深度变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制定场景创新计划并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开放,举办场景驱动的全球技术转化大赛”。
当前,全国各地重视场景建设工作。新年伊始,已有多地积极开展了场景创新实践:1月8日,湖南省工信厅发布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典型示范应用场景;1月10日,四川省宜宾市发布2024年第一批新型储能场景需求清单;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广西制造业产业链场景招商发展大会……
越来越多的创新场景,正引领着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场景的定义是什么?场景创新能发挥什么作用?未来我国场景建设如何助力科技创新?1月22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黄波,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新。
以问题为导向满足真实需求
记者: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城市发布场景清单或示范场景目录,那么我们如何在科技创新的语境下定义场景和场景创新?
黄波:“场景”一词最早源自于戏剧和影视领域。2017年前后,随着一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找准场景实现快速成长,“场景”的概念迅速获得了科技企业的认可,并成为企业推动新技术落地的重要手段和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
我们认为,场景是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是把人才、资本、技术、政策等创新相关的要素集聚在一起,可生成具有前沿性、科技感和变革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技术突破迭代,形成可以商业化的创新成果。场景的核心是将新技术的应用创意,运用在真实具体的“小切口”问题上,实现技术和商业的双爆发,形成治理新规则。
场景创新是一种数字经济时代兴起的新型创新模式。与传统的“先研发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不同,在场景创新模式中,创新动力从科学家的好奇心转向商业需求倒逼的技术创新;创新环境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市场环境;创新主导方从科研院所拓展到科技创新企业甚至创业者个体;创新参与主体形成了来自科学界、产业界和投资界各方人士的创新联合体。场景创新的过程浓缩在真实的市场验证环境中,从过去的“先研发后转化”的历时性创新,走向技术研发与商业转化同时发生的共时性创新。
记者:场景创新与技术示范有何不同,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黄波:场景创新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从它的定义和特性来进行解释。场景创新的目的是以问题为导向,满足真实的技术应用需求或产业需求;是以技术的应用创意为起点,对未来科技创新方向的洞见;其过程是将技术应用于某个特定领域,进而实现更大价值的过程。
场景创新不是过去所谓的对新技术的应用示范,也不是简单的需求挖掘,而是真正通过洞见创造未来。高价值场景的实现会引发世界的深度变革,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
在新阶段,应当鼓励场景创新,以场景作为引领科技创新的航标,将科学家与企业家、风险投资人、政府等多种主体联合起来,用场景倒逼技术突破和技术应用的规范化、规模化,通过场景实现技术研发的突破、熟化和商业的规模化应用。
发展颠覆性技术应以场景倒逼研发
记者:场景创新引领科技创新,而颠覆性技术是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那么场景创新对颠覆性技术发展的作用是什么呢?
张旭:通常来说,颠覆性技术是“可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它以创新思维为根本,开辟新型技术发展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颠覆性技术将超越原有技术并产生替代,具有另辟蹊径改变技术轨道的演化曲线和颠覆现状的变革性效果。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相互赋能,从而实现群体性突破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大国竞争格局的关键10年。
对于颠覆性技术来说,在研发攻关与推动产业变革的阶段都需要场景创新的介入。比如月球基地建设、火星探测、深海探索等重大任务,将为强人工智能等发展带来激动人心的场景,也为科学家提供众多机遇;伴随老龄化产生的养老助老需求,为高智能机器人发展带来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应用场景。所以,场景创新对于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面向更大的目标,主动设计极富挑战性的场景,从而引导更具长期性、独创性的科技攻关。
记者:突破颠覆性技术应该从哪里着手?企业应如何将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有机结合?
张旭: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具有“涌现性”,很难预测哪条技术路线能胜出、哪家企业能胜出。在路线清晰前,应布局多支不同方向的科技力量,既坚持原始创新,又保持对任何一条技术线路的快速跟进能力。
发展颠覆性技术,应该以场景倒逼研发,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协同,提高对颠覆性技术的掌控力。企业对市场敏感,最贴近技术应用场景,配置资源能力强大,最能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是场景创新的主体。在美国,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的主导力量都是企业。我国也已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要引导企业加强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形成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协同能力,同时加强企业间联合,以领军企业为核心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生态。各方也要为企业提供有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场景。
记者:您觉得场景对科技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许立新:场景是科技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助推剂。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技术、人才团队、资金、市场及管理。创新性的场景是技术应用的试验田,是打造、凝聚及发展人才团队的试金石,是高效吸引资金、推进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理顺管理的重要元素。我们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场景创新的发展路线,先后打造了多个创新场景,如北京冬奥会的无缝超高清全色激光显示“雪屏幕”、合肥骆岗公园“七星揽月”激光显示及全色激光超级光影艺术秀、全色激光智慧教育屏及未来教室等。它们都是依托创新场景打开了海内外激光显示市场。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场景的概念和价值
记者:未来我国在场景创新方面需如何继续发力?
黄波:场景创新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开放的场景资源和机会是新一轮产业变革和城市竞争重要的创新要素。虽然场景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但这还是一个新概念、新模式。因此,人们对场景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我们认为,要让大众正确认识场景的概念和价值,还要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和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使得场景能够真正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成长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对于我国场景创新方面的支持。首先,要加快顶层谋划,例如出台支持场景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将场景创新纳入科技创新支持体系,系统性谋划战略级场景项目等。各地围绕科技创新也可制定场景创新的实施方案,鼓励本地相关部门、行业龙头企业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开放场景资源,以场景创新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应用。
其次,在顶层谋划的基础上,建议各地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主动发现新的高价值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真实的应用测试空间,加速前沿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应用。同时,也要强化创新场景制度供给,建立支持场景创新模式的科研管理体制。
记者:从科技企业的角度出发,您对城市开放场景机会、推动应用场景创新有什么期待?
许立新:我们希望城市能够进一步加大场景机会的开放力度,建立机制让更多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产品进入城市创新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包括城市治理、社会民生、产业升级等。当前,一些城市在开放场景机会、推动应用场景创新方面都实施了很好的举措。希望未来有更高效的应用场景创新政策出台,把各类资金、服务等统筹起来,畅通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协同开展应用场景创新,构建更好的场景创新服务生态。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