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30多米就相撞!再不撤离当场击落!澳军机强闯西沙遭歼16驱离

掌青说历史
2025-06-30 14:24
·河南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0
据央视《砺剑》栏目近日披露,一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P-8A“海神” 反潜巡逻机 ,在未获许可的情况下以近乎垂直90度的危险姿态冲向中国 西沙 群岛领海线。
对此中国空军的一架歼-16重型战斗机迅速升空拦截,两机最近距离仅为30余米,几乎逼近物理接触的临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P-8A“海神”反潜巡逻机闯入西沙
据报道,当天南部战区的地面雷达系统迅速捕捉到了澳军机的异常航迹,判断其目标直指中国 领海线 后,解放军立即出动战斗力量。歼-16战机迅速升空,以高速切入目标空域。澳方P-8A 战机 并未回应解放军多次通过无线电发出的警告,也没有调整航向避让,反而继续加速逼近中国主张的领海线。
这种对主权敏感区的强行介入,本身就已经脱离了“例行侦察”或者“自由航行”的范畴,直逼军事挑衅的红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16果断释放箔条干扰弹
在距离已不足30米的情况下,歼-16果断释放箔条干扰弹,这种战术通常用于压迫性拦截,干扰敌机雷达与电子系统,同时对其发动机可能构成潜在威胁。所以随后澳方P-8A战机被迫规避,一度飞行姿态失衡,在稳定性受影响后选择脱离空域。
其实这已不是澳大利亚首次在南海挑起摩擦,早在2022年5月, 澳军 同型P-8A战机就曾在南海遭到中国歼-16的拦截,彼时也有箔条干扰弹释放,导致澳方发动机受损。所以说,澳军深知在南海活动的潜在风险,但依旧选择持续介入,背后显然不是“单打独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16战机迅速升空,以高速切入目标空域
澳大利亚近年来积极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在地缘政治上明确站队美方,在外交、军事、舆论等多个维度上同中国对立,澳军在南海高频率的行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在为美国探路,试图以“自由航行”或“例行侦察”之名,挑战中国在该区域的主权主张,这既是对美国意志的响应,也是澳自身在大国博弈中争取“存在感”的方式。
但问题在于,南海并不是可以任意试探的地方,对中国来说,南海不仅是重要的战略缓冲区,更是核心利益所在,对南海的防御不是选项,而是底线。
因此国防部对这次事件表态坚决,直接当众表示:不请自来者后果自负,中国对主权领土的捍卫不会容许任何含糊与试探,尤其是来自“盟友阵营”中的硬闯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防部发言人回应记者提问
实际上,中国军方在南海的战略态势早已实现体系化构建。从空中有歼-16、歼-11、预警机与无人机协同编队,到海面有055万吨驱逐舰、071型两栖船坞舰常态巡逻,再到地面岛礁的雷达站与导弹系统持续运行,南海的防御网络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战意义上的立体防御体系。
这种军事实力的存在,为中国在外交谈判中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也意味着对“灰色地带冲突”的容忍度在持续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军方在南海的战略态势早已实现体系化构建
对于这场对峙,一部分国家,尤其是东盟内部多国,认为中国在其声索范围内进行防卫性动作属于合理范畴,尤其是在面对未经通报的抵近侦察时更有必要维权。但也有西方国家与媒体对中国的拦截行为进行批评,指责其“危险接近”,并担忧可能引发擦枪走火。
然而,对这一类批评,中国舆论普遍不以为意,正如一位退役空军军官所说:“你不来,我绝不拦,你强闯,我必须顶。这不是挑衅,这是职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国内对此事的舆论并不一致。尽管政府层面对此事暂未正面回应,但民间已有声音质疑政府将国家安全议题“美化为道义行为”,在本不属于其防卫范围的南海问题上“替美国出头”,不仅耗费巨额军费,也将本国飞行员置于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