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著名画家史国良:《流民图》传递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精神


2025年08月31日 01:4

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是真正意义上的抗战题材作品,而且它不光是抗战题材,更是表达反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带来痛苦的作品。它更高的视野是痛恨战争,爱好和平。

从画面看,《流民图》画的是事实,它很真实。蒋兆和先生当年目睹了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他在第一现场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了下来。他不像新闻记者用照相机,而是用手中的画笔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写生,甚至把那些难民请到自己的画室,请他们吃饭,让他们做模特。

《流民图》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教授、工人、农民等。画面中,有的人物腿已经被炸掉,双眼麻木;有的怀里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迷惘彷徨;还有因轰炸死去的人、悲伤欲绝而痛哭的母子以及各种街头买卖的场景,非常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状况,无数个这样的生活小细节构成了一幅宏大而真实的历史题材作品。这既是当时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艺术家的心情写照。艺术家的画笔有一种悲悯和人文关怀,也有一些仇恨,他仇恨侵略者,痛恨战争。蒋兆和就是这样从民众的角度记录了那段历史。

这件作品还有一个伟大之处,他用了中国画的语言技法反映人文主义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展出,作为观众都会被画面的真实所打动,都会被战争场面所震撼,都会为曾经的难民惨状而感到同情。它跨越了种族,跨越了肤色,跨越了语言,让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受其感染。传递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精神。

可以说,这张画在蒋兆和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无出其右,在当时的中国人物画领域独树一帜,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标杆。

这张画所探索的技法技巧被徐悲鸿先生在中央美院推广传授,而蒋兆和也是这样一直摸索并完成了徐悲鸿的教学理念,然后培养了一大批人物画家,因此,没有蒋兆和与徐悲鸿的这个体系,中国画的人物画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从技术到表现手法上,再到主题思想上,《流民图》都促进了写实人物画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促成中国画人物画教学完善体系的标志。

(史国良口述,梁志钦整理)

主题:蒋兆和|作品|人物画|中国画|痛恨战争|热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