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藏在细节中:读懂“十五五”规划建议

4
两万余字的《建议》中,“高质量”出现了25次,“战略”47次,“安全”57次。
《建议》增加了一项主要目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且列于第二位。
“流域经济”是“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新提法。
“十五五”规划建议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表述上,相较“十四五”规划,删去了“稳慎”二字。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
责任编辑:张玥
“流域经济”是“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新提法。视觉中国/图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十五五”规划是一份路线图。
202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下称《建议》 )发布。
《建议》全文近两万字,涵盖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12个重点领域。
《建议》的说明指出,“十五五”规划的征求意见从2025年1月22日开始。《建议》以定性表述为主,必要的定量要求和具体的工作部署会在规划纲要中确定。
根据惯例,规划纲要将于次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
“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两万余字,两相比较,可以看到未来五年发展重点的变化,趋势藏在细节中。 “高质量”
“高质量”在《建议》中提到了25次,贯穿全文。其中,“高质量发展”出现13次。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并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1年,“十四五”规划建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此次《建议》,“高质量发展”既是主题也是原则,“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被列在七大主要目标的首位。
“‘高质量发展’是一以贯之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十五五”时期,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发展”,即科研创新向“原创引领”“基础研究突破”迈进,新质生产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鄢一龙长期从事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著有《大智兴邦:中国如何制定五年规划》一书。
在指导思想上,“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表述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十五五”规划建议中表述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实现2035年的目标,保持‘高质量的中高速增长’尤为关键。”鄢一龙认为,这也是《建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出现了16个“强国”,比“十四五”规划建议多了5个,分别是:航天强国、金融强国、农业强国、旅游强国、能源强国。
其中,农业强国的实现,意味着中国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中,补上最后一块短板。因此,《建议》写道,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和成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三农”问题始终被视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十六大开始推进,二十大首次提出农业强国。这是分战略实施的,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最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国家对农业规划,侧重关注发展质量和‘成色’。”李国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