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向绿,如何助推低碳经济破浪前行|2024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过程中,金融业积极发挥资源配置优势,给予绿色产业有力支撑,但是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场景的丰富性仍待拓展,金融机构对项目的绿色效益、ESG风险和价值的测算能力也应进一步提升,真正纳入投融资各环节,为经济社会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华
自20世纪60年代环保运动兴起以来,金融就一直作为重要的支撑工具被反复强调。但由于环保项目投入风险高、收益不确定、流动性不足,绿色金融的发展规模持续受限。1974年联邦德国成立世界第一家“生态银行”,目的正是为一般银行不愿接受的环境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2001年,世界银行发布《环境可持续性承诺:世界银行环境战略》报告,提出金融行业运行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减少贫困。
2015年《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促使本国金融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推动银行、资本市场和保险等金融行业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和产业,引导资金流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
2016年中国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世界上首个建立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的经济体。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金融体系日趋完善,从标准、激励、信披、研究、合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推动国家绿色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4年南方周末更新金融业双碳行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围绕领导力(管理机制)、减排力(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创新力(绿色产品创新)、协调力(课题研究、行业合作)四大纬度,对具备一定规模和ESG/环境信息披露基础的55家金融机构(银行40家、保险7家、证券8家)进行评价,得出金融业双碳行动力榜单。
总体而言,金融业双碳行动处于搭建体系、着手行动阶段,行动力呈两级分化趋势,领先企业管理制度、产品创新、运营减排、研究合作均有建树,得分80以上(百分制)有4家机构,分别是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证券、工商银行;60分以上机构15家,占比27%;而剩余机构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建设尚待完善,行动有待进一步深化。
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仍是金融机构发力重点
绿色信贷直接体现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
调研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呈增长趋势,其中39家连续两年披露绿色信贷余额数据,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万亿的机构有4家,分别为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增速超过50%的机构有11家,其中增长最快的3家为广州农商银行(73.7%)、广发银行(71.7%)、宁波银行(62.8%);绿色信贷规模超过千亿、增速超过50%的机构为农业银行(50.1%)、中国银行(56.3%)、上海银行(58.1%)、广发银行(71.7%)。
相比信贷产品,绿色债券作为长期、稳定的融资来源可降低期限错配风险,贴标债券一般经过第三方认证,能够有效帮助投资人降低识别绿色产业的难度,日渐受到投资者青睐。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在境内及离岸市场的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0.9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绿色定义的发行量约为0.6万亿元人民币,已连续两年领先全球。
调研的证券公司中,截至2023年累计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超过千亿元的机构有6家,分别为中信建投(3602亿元)、中金公司(3170亿元)、海通证券(1621亿元)、广发证券(1615亿元)、招商证券(1336亿元)、兴业证券(1264亿元)。
2024年11月,中国、欧盟和新加坡共同编制的IPSF《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在COP29正式发布,该目录统一了中国、欧盟和新加坡等不同经济体对绿色金融项目的分类标准,使绿色债券的定义和范围在国际上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与跨境绿色资本互通,助力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创新产品形态多样,规模和场景有待扩大
绿色产业涵盖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生态治理等多个领域,不同类型的绿色项目在规模、风险特征、资金回收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融资需求各不相同,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可为绿色产业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精准的支撑,满足其从初创到成熟等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创新力考察金融机构在节能减污、绿色产业、生态保护、气候金融、个人消费和创新工具开发领域的绿色金融创新能力,调研金融机构在该领域平均得分为20分(满分39),在四力模型中得分占比最高(51.7%),14家机构得分在30分以上,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得分在35分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领域,金融机构对有较明确收益模式、投入周期较短的绿色技改项目、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金融产品开发较多,资金支持额度更大;而对于投入周期长、经济收益难以量化,或公益属性较强的生态项目、环保产业提供的创新金融工具较少,相关投融资支持案例有限,可推广复制性不强,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探索对该领域的支持。
对于钢铁、水泥、化工等高碳密集型产业,有18%的金融机构通过试点创新、课题研究开展转型金融尝试,如浦发银行落地上海首笔转型金融贷款助力春秋航空绿色发展,民生银行发布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金融服务方案,交通银行参与《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水上运输行业的制定等,转型金融的更多模式还待解锁。
在个人消费领域,有25%的银行围绕APP、信用卡建立个人碳账户,记录用户的日常低碳行为(绿色出行、餐饮消费等),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未来如何科学采集、测算用户的消费行为,覆盖更多消费场景,转化为统一的减排量,提供更有针对性、吸引力的金融奖励,也是行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考虑ESG风险,投融资全流程ESG整合待革新
2024年多项政策文件提出金融机构要“在整体战略中充分考虑对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适应性,将气候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在绿色金融方面的社会责任及授信审查尽职免责要求”“强化对客户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要求金融机构将环境、ESG风险的评估纳入绿色金融体系,更全面地考虑投资组合的收益和定价,及其社会、环境影响。
调研显示,83%的机构建立了ESG风险管理举措,对客户的ESG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评估,作为投融资决策的重点考量内容;其中20%的机构针对不同行业开展气候压力测试,测算环境影响对客户经营、自身资产造成的冲击;25%的机构建立了评价制度或数据模型系统,对绿色企业进行识别,对绿色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动态监测和计算。
组织建设也是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调研显示,33%的机构建立了绿色金融委员会及绿色金融专业团队/部门,形成战略—管理—执行的推进机制,为机构落地绿色金融业务提供组织保障;45%的机构表示,已将绿色金融指标纳入管理层或专业部门绩效考核,36%的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专项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增强环境信息披露透明度,自身碳管理仍有挑战
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重视自身的环境表现,提升经营管理的绿色化和低碳化水平,以便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贯彻“绿色金融”的知行合一。
调研机构中,兴业证券、微众银行已连续两年实现运营碳中和,32%的机构制定“双碳”规划,20%的机构明确量化的减碳目标。
温室气体管理方面,29%的金融机构碳排放强度(万元产值碳排放量)较上年有所下降;15%的机构披露了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但是机构的范围三测算领域各不相同,大部分统计的是员工差旅及办公用纸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微众银行范围三测算领域最广,覆盖办公购入设备、厨余垃圾处置、废水处理、员工差旅、员工住宿、数据中心等15项。由此可见,金融业温室气体测算的标准和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统一。
绿色办公方面,42%的机构开展了绿色网点/碳中和网点建设,作为直观展示机构绿色形象的窗口。信息披露方面,40%的机构根据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披露了专项的环境信息报告(绿色发展报告),相比ESG报告,该报告能够从组织建设、风险管理、数据管理、产品创新、研究合作等方面深度透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发展能力,金融机构的披露复盖面有待扩大,披露环境信息的可持续性待提升。
参与标准建设和课题研究,抢占行业话语权
在全球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研究和标准建设有助于推动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机构的行业影响力。
40%的机构是全球负责任投资、可持续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组织的成员或支持单位,通过国际平台分享机构的绿色金融经验,或以更专业的身份提供相关标准和课题研究的技术指导。
29%的机构参与了国家或行业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工作,内容涉及 ESG 投资管理自律指导意见、绿色保险分类指引、绿色企业评价标准、绿色票据认定指南、个人客户碳账户服务指南等多方面。
在参与行业标准之余,50%的金融机构也自主开展或参与绿色金融课题的研究,农业银行申请课题《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的政策标准与实践研究》,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参与《绿色金融》教材编写,兴业证券发布《中国责任投资15年报告》,中国人保开展《气候风险对再保险行业影响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助于拓宽绿色金融的深度和广度,激发绿色金融市场的活力。
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低碳转型的进程中,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组织形态、技术创新能力、资产结构各不相同,对金融工具的需求差异大、夹缝多,金融机构需保持服务和学习的“长期主义”,洞察产业和项目低碳转型的大小需求,为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提供可持续支撑。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