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龙珠王新宇拆解下一个“时代品类”:我们为何重注具身智能?


速读:他主导投资了月之暗面、宇树科技、星海图、自变量等一批代表未来的科技企业,持续捕捉属于这个时代的“时代品类”。 也可以说是我们对中国科技行业发展背后产业链逻辑的一个总结。 最初让我讲具身智能行业的情况,我有些班门弄斧之感,在座各位都是专家,我们只是行业的参与者。 前一个阶段,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海尔、联想等为代表的科技企业; 他指出,中国正在从昔日的“产业追赶者”蜕变为全球科技领域的“定义者与引领者”,这一跃迁的背后,是3C电子与新能源汽车两轮产业浪潮所积淀的完整产业链能力。
2025年11月21日 14:

美团龙珠合伙人王新宇 整理编辑丨小龙

“我们不是钱投得太多,而是远远不够。”

在资本对具身智能赛道“估值泡沫”的争议声中,美团龙珠合伙人王新宇——这位兼具技术功底与投资视野的 投资人,用一句掷地有声的判断,展现出了穿越周期的定力与长期主义。

2021年,王新宇牵头组建美团龙珠科技投资团队,围绕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核心主线,在新能源车、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关键赛道 频频 落子。他主导投资了月之暗面、宇树科技、星海图、自变量等一批代表未来的科技企业,持续捕捉属于这个时代的“时代品类”。

在近期SAP与创业邦联合举办的 2025 SAP-Banglink机器人产业需求对接会上, 王新宇从资本视角,描绘 了具身智能产业的清晰图景。

他指出,中国 正在 从昔日的“产业追赶者”蜕变为全球科技领域的“定义者与引领者”,这一跃迁的背后,是3C电子与新能源汽车两轮产业浪潮所积淀的完整产业链能力。

“具身智能,将是继新能源车、手机之后下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硬件。 ”尽管技术爬坡中仍面临数据、操控等挑战,但王新宇观察到,这一领域的迭代速度已 超越昔日的无人驾驶行业。

他坚定地表达了对产业的长期信心:“我们不是钱投得太多,而是远远不够。”在他看来,实现“家庭拥有机器人”的终局或许用不了十年。一个由 AI驱动、人机共生的新硬件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我们奔来。

在这场硬科技的资本远征中,王新宇正以他的认知与魄力,持续下注那些即将改变世界的“未来物种”。

以下为演讲全文,经创业邦编辑:

大家好,我是美团龙珠的王新宇。很高兴今天借助SAP和创业邦举办的活动,与各位机器人产业的朋友进行交流。

最初让我讲具身智能行业的情况,我有些班门弄斧之感,在座各位都是专家,我们只是行业的参与者。

因此我将题目调整为"从投资视角看产业趋势",作为观察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包括 前面 提到的泡沫问题,也与资本参与有一定关联。接下来我用十五分钟时间分享我们如何看待这个行业。

寻找“时代品类”

先简单介绍两句: 龙珠 是 由美团发起设立的市场化VC, 主要聚焦消费和科技两大领域 投资 , 在我们基金内部有一个关键词 : "时代品类"。

我们认为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代表性产品,不一定是科技产品。早期我们在消费领域投资了蜜雪冰城、 古茗、 Manner咖啡、 喜茶、理想汽车等项目,这些都是我们认为的"时代品类"。

比如现制茶饮和咖啡,随着新人群和代际变化,对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我加入龙珠第一天起,就一直在思考: 什么是科技领域的时代品类?

在刚才的举例中,我提到了一家公司——理想汽车。虽然它可以被归类于消费领域,但同样也属于科技范畴。实际上,理想汽车是我们基金在消费与科技十字路口上的第一笔投资。

基于持续的思考,我们最终形成了基金在科技投资方面的整体策略。这张图大致能够清晰地呈现我们的理解。 也可以说 是我们对中国科技行业发展背后产业链逻辑的一个总结。

图源:美团龙珠 我们认为,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围绕军工行业和重工业展开。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海尔、联想等为代表的科技企业;而后一阶段, 2000年之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举办奥运会等背景下 ,中国科技行业进入了更加高速的发展,也建立了更为完备的产业链 。

我常举一个例子: 过去 苹果在中国建立产业链,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上下游企业,而这些企业也反过来推动了苹果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也 孕育出了 中国3C消费电子 行业 完整的产业链 。

以小米为例,雷军虽然是顶级的企业家,但若没有完备的产业链、技术人才以及技术工人等支撑,小米也很难取得成功。

小米在这张图中是一个很有趣的映射:它先做手机,再进入新能源车领域。而一旦中国人能够制造手机,下一步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制造任何 3C消费电子产品。 所谓“能做”,是指我们不仅能将其做到世界级水平,而且不一定是最便宜,而是具备最高性价比和最优质量。

以扫地机器人行业为例。我在较早阶段投资了追觅公司,这个行业非常典型。早期, iRobot 在全球是 主要的 玩家 ,但 短短几年时间 ,市场上的玩家基本都已是中国的公司。扫地机器人也是 3C 消费电子产品中复杂度较高的一类。

再往下延伸, 中国公司正在给全世界提供最 优质的消费电子产品 。

连特朗普也曾使用安 克 充电宝 。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背景下,我们继续向前推进。

从“比特”到“原子”,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

中国过去十年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我们全程参与并密切观察。这个产业的发展过程十分有趣。新能源车 靠什么成功?当然,特斯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上海工厂。

如果大家在早期驾驶过特斯拉的车辆,应该对其当时的做工有所印象。然而,如今再去体验特斯拉,尤其是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其质量已显著提升。

特斯拉是一家颇具特色的企业,与苹果有些相似。 它采用了一种偏向消费电子行业的思路,或者说,是以颠覆产业链的方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而非遵循传统汽车行业的路径。

我还曾投资过一家名为Innoviz的激光雷达公司,这是一家纯以色列企业,后来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如今其发展已远不及中国企业。相比之下, 我们 投资的禾赛等公司表现更为出色。

原因在于,早在2019年我投资Innoviz时,他们的技术已经相当 领先,

然而, 他们 当时仅与宝马合作,只相信德国企业,不愿将其技术引入中国。一方面,他们可能担心技术被窃取;另一方面,他们似乎不信任当时中国产业的发展潜力。 他们不相信某项技术能够快速 导入 上车应用。

图源: Innoviz 官网

我印象很深,当年我投资时,那家公司正与宝马合作开发 C 2 S ample ,之后还有C 3 、C 4 等 一 系列 ,但就是迟迟无法上车量产 。

在传统模式下,一个新技术的导入周期往往很长。 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显著加快了产业链的迭代速度。

在中国设厂之后,他们能更快地在本地寻找和整合供应链。这一过程实际上 也 依托于我们在上一时代——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业中,所培育出的成熟产业链体系。

在此背景下,中国造车新势力逐步发展,如今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在上半场中,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企业颇具代表性,它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共同点:创始人皆出自互联网行业。

回顾中国过去二十年,互联网作为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构建了产业链,也培养了大量人才。 正是这些积累,使中国人有可能用十年时间,去颠覆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

若不是受国际政治因素影响,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应该具备显著的竞争力。

若用两个词概括我们所关注的投资机会,那就是“电动化”与“智能化”。从产业链发展的视角看如此,从技术视角看亦是如此——几乎所有演进都围绕这两大方向。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被“ 电 动 化 ”与“ AI驱动 ”所定义的时代。

在此之上,可以这样理解:过去是数字世界中搬运比特的助手,而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物理世界中搬运原子的助手。

关于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我们有两个答案。

其一,是具身智能,或者说机器人——我们已将其置于未来图景中;

其二,是新的 AI驱动 的 硬件终端。

它可能是眼镜、手表、耳机、项链等 等, 说实话, 具体形态 目前尚无定论。我们持开放态度,并会 持续 进行相关投资。

但我们非常明确且坚信,具身智能将是继新能源车、手机之后下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硬件。无论是电池、半导体、底层操作系统、模型与应用, 都与前述领域存在大量共通之处。

主题:时代|王新宇|科技|创业邦|美团龙珠|“时代品类”|"时代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