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开发者也能编程,Vibe Coding热捧背后:AI编程工具全球激战正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28日讯(记者 朱俊熹) “Vibe Coding一两天,细节微调仨星期。我的第二款AI原生App上架App Store了。”陈统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新开发的App。他是产品经理出身,一句代码都不会写,擅长的是给开发人员提产品需求。但借助新兴的AI工具,他已经独立创建出两款应用:一个练习呼吸的工具、一款极简清单应用。
“Vibe Coding”(氛围编程)的概念最早由OpenAI联创Andrej Karpathy于今年2月提出,描述的是一种新型的AI编程方式,开发者可以完全沉浸在氛围中,甚至忘记代码的存在。“我只是看到一些东西,讲些话,运行些东西,再复制粘贴,结果大部分都能正常运行。”Andrej Karpathy感慨道。
随后,这一概念在国内外科技社区迅速走红。不仅有企业开出百万元年薪招聘Vibe Coder(氛围编程师),AI编程赛道上的公司也趁势加快了融资的节奏。4月中,OpenAI被曝正洽谈以30亿美元收购AI编码助手Windsurf,将有望成为其迄今最大的一笔收购。另一主流AI编码工具Cursor近期也在以近100亿美元估值筹集新的融资。
过去几年间,随着AI能力的突飞猛进,编程的范式开始发生改变。低代码甚至无代码的叙事变得更为普遍,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也能上手开发自己的应用。“Vibe Coding”一词的火热,正能反映这样的趋势。
在获OpenAI投资的创企HeyBoss AI创始人曲晓音看来,他们所推出的“0代码”AI工程师是最接近“Vibe”的产品。“Vibe就是有创意,Coding等于执行。”曲晓音对蓝鲸新闻说,“以前AI不成熟的时候,必须得以执行为导向。之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让AI来执行,更多人能够在没有技术门槛的情况下,把Vibe转化成商业价值。”
图片来源:HeyBoss Vibe Coding:从0到1被加速,从1到N仍受限
陈统伟的开发过程是这样的:先向AI提出一句话需求,让它在几小时内生成一个最小可行产品。但这个阶段得到的产品和市场上已有的差别不大,并没有太多创造性。他还需要基于这个初步的版本,结合自己的构想来逐步调整。
“对我来说就是可以完全忽略代码来做。”陈统伟告诉蓝鲸新闻,“整个过程的大半时间其实不是用在产品功能的开发中,而是一些细节的调整。”
在开发“清醒呼吸”这款呼吸练习App时,陈统伟想用动画的形式让呼吸节奏变得可视化,又希望能在其中融入水、地、火、风等宗教元素。按照最佳效率方案,他应该先设计出原型图,形成最终的产品需求文档再去开发。但他没有选择这样的方式,而是会在和AI的沟通中找到一些灵感,即兴地调整产品功能,再通过实时预览确认效果。
在陈统伟看来,让人类来重构产品并不简单,还得考虑到不同团队间的沟通成本、开发成本。但对AI来说,无非就是把代码删掉重写,只要有新的想法就能随时修改。
图片来源:“清醒呼吸”App截图 不可否认的是,比起其他“纯小白”,产品经理的背景对陈统伟的Vibe Coding体验起到了很大帮助。如果将编程语言看作更符合机器表达的英文,陈统伟虽然不了解具体的语法,但大致知道有哪些词汇,这就是他和AI之间的共同语言。
“我常和AI说,要‘保持代码的简洁优雅’、‘ 用符合最佳实践的方案’。虽然我没法验证,但AI大概率能按照我的指示去执行。”陈统伟说。而“小白”开发者如果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转换为AI能理解的语言,就会发现难以上手,先卡在了和AI的沟通障碍上。
但陈统伟的Vibe Coding体验也不是一直如流水般丝滑。现有的AI编程工具通常会对上下文设限,在处理对话时,AI能记住和理解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例如,在AI代码编辑器Cursor上调用Claude 3.7 Sonnet模型时,可支持2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大约相当于8万到10万个汉字。如果对话过长,AI就可能会忽略或混淆一些关键信息。比起在一个对话中实现所有功能,不断地开启新对话来实现最小的功能,往往会更可行。
这也使得Vibe Coding目前在大型项目中的应用有限,更多见于一些个体开发者的项目。陈统伟解释称,上下文长度的局限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引发较大的错误,甚至造成经济损失。这要求大型项目的开发者仍需具备代码能力,更现实的方式是将任务拆解,让AI来完成那些没什么风险的小任务。
硅谷知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合伙人Jared Friedman在一档视频播客里透露,他们最新孵化的初创企业中,已有1/4的团队将超95%的代码交由AI生成。但在YC看来,Vibe Coding更适合从0到1的阶段,便于创始人快速推出新功能,而一旦进入从1到N的拓展阶段,还是需要硬核的系统工程能力。
“假设一两年后,产品拥有了一亿用户,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产品会不会崩溃?显然现有的AI推理模型并不擅长调试,创始人必须能够深入了解系统的底层结构,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Y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rry Tan表示。
因此YC提出,未来将会留下两类工程师。一类是能够依赖AI工具补充自己能力,快速地完成任务。另一类则是更顶尖的工程师,能够深刻地理解系统,进行细致的调试和开发。“(Vibe Coding)不是短暂的热潮,不会昙花一现。如果不适应,就可能被淘汰。”
AI编程工具全球激战
HeyBoss AI创始人曲晓音告诉蓝鲸新闻,终端用户的心智和需求不同,在市面上对应的AI编程产品也不一样。以其推出的零代码AI工具Heyboss为例,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就能在9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得到一个初步的网页或应用产品。百度也在3月全面上线了无代码工具“秒哒”,主打的同样是人人可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