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惕!高市早苗启动修订“安保三文件”,还企图修改“无核三原则”|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新民晚报

2025-11-21 14:1
·新民晚报官方网易号
0
从高市的涉台错误言论、到试图动摇“无核三原则”根基和大幅提升防卫预算……这一切,只会将日本推向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日本政府近期种种危险动向,给东北亚地区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值得高度警惕。日本舆论纷纷担忧日中关系恶化,将进一步冲击已面临下行压力的日本经济。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20日,日本自民党召开安全保障调查会会议。根据 自民党 总裁、首相高市早苗的指示,自民党着手讨论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无核 三原则”及防卫费增额新目标成为主要焦点。 日本政府 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修改。
高市早苗 修改“无核三原则”的企图,受到多方强烈反对。与此同时,高市近期涉台错误言论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冲击,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批评声浪不断。
“无核三原则”成为焦点
自民党20日启动相关讨论,拟提前修订以《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为首的“安保三文件”。重点聚焦于重新审视“无核三原则”、进一步提高防卫费支出,以及放宽防卫装备出口限制等内容。
“无核三原则”指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发言时提出了“无核三原则”。这一原则1971年在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2022年,日本政府通过“ 安保三文件 ”,也写明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图源:新华社
然而据媒体披露,高市企图在修订“安保三文件”时,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的原则进行修改,这一动向引发日本国内强烈担忧。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近日明确表示,作为政府,应继续支持“无核三原则”的政策方针。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广岛及长崎选区议员、冲绳等地方知事均明确表态,坚持“无核三原则”应作为国策延续。
有分析认为,高市的这一主张不但将为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松绑”,而且更可能推动日本右翼在“拥核”的道路上冒险。
防卫预算是此次修订的另一核心议题。日本防卫费自2023财年起连年增长,今年其规模已达8.7万亿日元,重点放在提升所谓“反击能力”方面,具体包括提升防区外远程打击能力、大批采购武器装备等。
首次向美出口“爱国者”
2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称,日本政府已向美国出口日本航空自卫队持有的“爱国者”拦截导弹。
这是自2023年日本调整“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来的首次成品武器出口。据悉,美方因援助乌克兰造成本国拦截导弹短缺,因此要求日本对美出口。日本政府2023年12月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和运用指南,允许日本承包商向制造许可证来源国出口国防装备成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部署的爱国者导弹。图源:GJ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正在逐步突破法律的限制,体现出军事扩张的野心。日本将“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返销给美国,美国可以将这些武器装备出售给北约盟友或投入俄乌战场。
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危险言行在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激起广泛批评。
日本民众20日在国会前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高市撤回错误言论,反对日本政府推动修改和平宪法。一名抗议者认为,高市的言论有两点错误:首先是“存亡危机事态”一词把侵略行径正当化;其次,“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说法违背了日本人的认知。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20日再次发文,引用孔子《论语》中的“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敦促高市早苗尽快纠正错误言论。
从高市的涉台错误言论、到试图动摇“无核三原则”根基和大幅提升防卫预算……这一切,只会将日本推向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延伸阅读
媒体:高市早苗“昏招连出” 中日关系已跌入谷底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正式上任不到一个月,对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接连挑起争端。日本与多个邻国关系同时交恶,“高市外交”也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广泛批评与质疑。
然而,如果深入探究高市早苗的政策底色,便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冲动和非理性的“昏招”,实则是其右翼思想和偏执理念的必然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11月12日,日本东京,高市早苗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听取提问。图/视觉中国
四面树敌
冷战后日本政坛右倾化长期演进,诞生了被称为战后“最右”的高市早苗政权,也迎来了一个“好斗”的外交周期。高市早苗上任,日本外交迅速呈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和对抗性。
在对华关系上,高市早苗在本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上突破日本外交边界,公然挑战中国底线,使中日关系跌入谷底。
在对韩关系上,高市早苗强势宣示“独岛”主权立场,导致韩方提出外交抗议,并宣布取消日韩军演,使刚刚改善的日韩关系急转直下。
在对俄关系上,高市早苗强硬主张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主权,批评俄在远东军事活动,引发俄方反弹,宣布追加对日人员入境制裁措施,并强化了对南千岛群岛的管控。
在对朝关系上,高市早苗一边想效仿前任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寻求与朝鲜领导人直接对话,推动解决“绑架”问题,另一方面又不加掩饰对朝敌意,大肆渲染朝鲜核武威胁,结果是朝鲜毫不留情地举办了一场“揭露并谴责朝鲜宿敌日本的永世罪行”的历史研讨会,给予日方“当头棒喝”。
短时间内,日本与隔海相望的四个近邻中、韩、俄、朝同时交恶,这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上也属罕见。高市早苗在外交上四面树敌,这究竟是政策失误,还是主动的战略选择?
要理解高市早苗的外交行为,首先必须理解其根深蒂固的右翼意识形态。高市早苗是前首相安倍晋三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安倍更为激进和“纯粹”。其偏执强硬的外交风格,源于顽固的右翼历史修正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思想。
高市早苗从未掩饰她在历史问题上的修正主义立场,长年累月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并公开质疑“河野谈话”和“村山谈话”。在高市早苗及其背后的右翼势力看来,日本发动的战争是“自卫”和“解放亚洲”的性质,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当然的内政,不容他国置喙。在同中、俄、韩的岛屿主权争端问题上,高市早苗也一贯主张要“毅然”应对,鼓噪要以坚决行动维护日本领土主权。
因此,当高市早苗成为首相后,这种根深蒂固的右翼思想和对邻国的负面认知便不可避免地会折射到外交行动上。在高市早苗看来,稳定改善日中、日韩关系的前提是对方必须停止在历史问题上“纠缠”,不能在领土问题上“挑衅”,因而她主动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挑起争端,对中国的警告置若罔闻,对韩国的抗议不屑一顾。虽然高市早苗自认为这些不是“昏招”,而是“拨乱反正”,但她一面想要通过首脑对话稳定对外关系,又试图通过展现“寸土不让”的强硬姿态迎合右翼基本盘,这种矛盾做法无疑是导致对外关系恶化的首要症结。
高市早苗之所以能在日本政坛登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民党内部保守右翼势力和右翼民粹政党日本维新会的支持,其执政基础依托于人数不多但极具能量的保守基本盘。她在自民党陷入国会两院“双少数”执政的严峻背景下惊险上位,稳定执政基础成为她的首要考量,通过对外强硬来迎合基本盘,巩固自身权力成为优先选择。
战略陷阱
目前,高市早苗内阁首要课题是要提振经济,改善民生,但日本经济结构性问题积重难返,高市早苗的任何政策都面临两难选择,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需要一个抓手来转移国内视线,凝聚支持力量。
这种情况下,外交就成了“最廉价、最有效的工具”。通过在历史、领土和国家安全问题上制造与邻国的摩擦,高市早苗可以迅速点燃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将民众的不满引向外部。此外,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是靠“保守鹰派”的身份崛起的,她必须展现出比前任更坚定的保守主义立场。因此,对中、韩、俄、朝等国强硬,是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如果她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出妥协退让,就相当于背叛了自己的支持者,其首相之位也将岌岌可危。因此,这些做法更像是一场做给内部右翼盟友的政治表演,证明自己才是“正统保守派”的旗手。
高市早苗连出“昏招”的另一大动因,源于她对当前国际格局的严重误判。在高市早苗看来,当今世界已进入一场以中美对抗为核心的“新冷战”。在这场非黑即白的对抗中,日本没有中间路线可走,唯一的选择就是无条件且更紧密地绑定美国。
这是基于一种简单化的“新冷战”思维。在这种思维主导下,日本的外交政策以配合美国印太战略、遏制中国为行动纲领。于是,高市早苗的外交逻辑变得异常清晰,中国被视为“最大威胁”,因而一切对华强硬的举措都是“政治正确”的,是向美国纳“投名状”的必要手段。挑起台海争端,不仅是日本右翼的诉求,更是配合美国“以台制华”“以海制华”的战略部署。在乌克兰冲突僵持多年的背景下,日本对俄外交早已陷入困境,一方面鼓吹“价值观外交”,配合美西方对俄制裁,另一方面,日本出于能源安全和领土争端考量,又不想彻底开罪俄罗斯,结果导致“北方四岛”问题解决前景愈发渺茫。
在这种“新冷战”的偏执思维下,高市早苗错误地认为,只要紧抱美国大腿,日本就可以有恃无恐地得罪所有邻国。她似乎相信,与中、俄、朝、韩关系的紧张,最终都可以由日美同盟来兜底。这种将日本的国家命运完全捆绑在美国战车上的做法,是一场极具风险的战略豪赌。
显然,如果高市早苗外交路线得以延续,日本外交的回旋空间将受到极大制约,可能产生三重后果。
首先是地缘政治的自我孤立。日本是一个高度依赖海洋安全和对外贸易的岛国,其经济和安全建立在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上。同时与四个邻国交恶,等于亲手切断了日本与亚洲大陆的经济与政治联系。一个被邻国普遍警惕排斥的日本,将在东北亚陷入自我孤立,其国家安全和经济复苏将因高昂的外交挑衅而付出高昂代价。
其次,日美同盟也面临困境。高市早苗试图通过对中、俄、朝邻国采取强硬态度来强化日美同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美国需要的盟友,并不是一个四处点火、惹是生非的“麻烦制造者”。高市早苗的做法将使日本在同盟中进一步丧失自主性,可能沦为美国地缘政治棋盘上一颗可以被牺牲的“棋子”。
最后,国内政治的撕裂与反噬。高市早苗的强硬路线虽然能取悦右翼基本盘,但会严重损害日本经济界以及广大普通民众的利益。日本经济界深知与中、韩经贸合作受损的后果。如果高市早苗路线对日本经济民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日本国内的反弹力量必然会集结。这种对外强硬所导致的内部分裂,最终可能反噬高市的执政基础。
高市早苗主导下的日本外交,与其说是“昏招迭出”,不如说是“图穷匕见”。这些举措清晰地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试图彻底摆脱“战后体制”、重塑历史叙事、追逐政治军事大国幻梦的真实意图。然而,在一个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时代,任何基于历史修正主义、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的外交政策,都注定是逆流而动。
高市早苗的“强硬”非但不能使日本“强大”,反而正在将其拖入一个以邻为壑、自我孤立的战略陷阱。至于这是否会将日本拖入一场代价高昂的长期对抗甚至地区冲突,进而彻底葬送战后80年积累的和平红利,那些偏激理念驱动下的日本决策者,也许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